2011年2月28日

功能組別與民主概念:洛鄧波撈, 謝利曼達, 哥博利鐵沈

之前花了很大篇幅講英國, 應該很多人覺得很悶. 今次稍為延續這話題, 但會把它帶到跟香港有密切關係的問題上: 功能組別.

香港很多人覺得功能組別不民主. 而在現行框架下的功能組別的確是不民主: 不是普選, 議席跟選民人數不成比例, 很多議員能自動當選, 公司票, 還有界別定義偏向商界等等. 我們可以將這些問題分為兩類: 一種是選舉制度上的 (選票跟議席的問題); 另一種是政治架構上的 (功能界別在整體政治中扮演著甚麼角色). 有些之前已經認識我的讀者可能會知道, 我是認為功能組別在某種形式的改革下可以是民主的. 這當然具爭議性, 因為很多香港人認為功能組別是從根本上不民主, 甚至是反民主的. 可是我作為一個自認為對政治學有一點點研究的學生, 還是想玩弄一下學識看看能不能反駁這種普遍認知. 接下來我會嘗試用三個政治學術語來幫助我的分析: Rotten Borough, Gerrymander, Corporatism. (標題是這三個字的"音譯")

Rotten Borough 正式翻譯是 "腐敗選區". 此字來自英國, 跟之前的幾篇文章有關. 還記得我提到過英國國會選舉在政改前很容易被操縱嗎? 這就是因為 rotten borough 的問題. 英國國會由來已久, 在19世紀的政改前已經存在了幾百年, 但這當中很少有關於選舉制度的修訂. 也就是說, 不但選民基礎不變, 連選區劃分也是幾百年不變. 這當中的問題很明顯: 人口分佈怎麼可能幾百年都沒變過呢? 而且別忘了英國是最早有工業革命的國家, 人口浮動很大. 所以幾百年有幾百戶選民的選區, 到了現在 (當年政改前夕) 可能已經只有幾十甚至幾戶選民; 而相反地幾百年前只有幾十戶選民的選區, 現在卻可能有幾千甚至萬戶選民. "腐敗選區" 主要是指前者: 只有幾十甚至幾個選民就可以選出一名議員的選區.

是不是很耳熟? 很像某些功能組別議席吧. 而跟那些競爭很小的功能組別一樣, 由於 "腐敗選區"的選民人數這麼少, 只要弄幾個飯局或茶會就能把選票都操縱住, 連要自動當選都可說是沒難度. 而且當年可是記名投票, 選民會害怕被上層秋後算帳, 自然會願意支持上層所指定的候選人. 有些貴族大地主的領地還要橫貫數個選區, 加上其他志同道合的親戚朋友, 還有可以晉身上議院者, 最大級的貴族大地主家族隨時可以同時操縱數個議席. 也因此其 "腐敗" 可說是顯而易見, 可說是比功能組別更誇張. Wiki 有列出一些當年著名的腐敗選區: 有些選區的選民人數可以低至只有單位數!

Old Sarum in Wiltshire had 3 houses and 7 voters
Gatton in Surrey had 23 houses and 7 voters
Bramber in West Sussex had 35 houses and 20 voters
Newtown on the Isle of Wight had 14 houses and 23 voters
Dunwich in Suffolk had 44 houses and 32 voters
East Looe in Cornwall had 167 houses and 38 voters
Plympton Erle in Devon had 182 houses and 40 voters
Callington in Cornwall had 225 houses and 42 voters

"By the time of the 1831 general election, out of 406 elected members, 152 were chosen by fewer than 100 voters, and 88 by fewer than 50 voters each."

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派竟然還能在大選中勝出並通過政改, 可以看出他們在不是腐敗的選區中到底得到了多一面倒的支持.

那這跟功能組別民主化有甚麼關係呢? 如果看看英國, 改革派並沒否定分區選舉這個邏輯, 只是認為選區跟議席分配不公平, 只要修訂分配方法就可以了. 功能組別依職業劃分議席這個邏輯是不是真的反民主呢? 還是只要修改界別定義和議席分配, 依然有可能是民主的呢? 我個人認為是後者.

如果我們集中看分區選舉這個邏輯, 是不是分區選舉就是民主的呢? 只要選區跟議席分配符合選民比例就是民主呢? 答案是否定的. 即使選區跟議席都代表了同樣的選民人數, 依然可以有不民主的安排出現. 這裡就要引入第二個術語: Gerrymandering, 中譯"傑利蠑螈"或"不公正選區".

Gerrymandering 有甚麼不公正呢? 選區的劃分依然是公平的: 每個選區有同樣選民人數並且都是選出一樣數目的議員; 但卻不是公正的: 選區內的選民是一面倒支持特定政黨的. 我們都知道有"票倉"這一回事, 即政黨的支持者很多時候不是在各區內有著同樣的比例, 有些地區會有特別多人支持某一政黨. "傑利蠑螈" 就是運用這些數據來不公正地劃分選區的做法. 只要把某個政黨的"票倉"劃成一個選區, 那就即使選民人數夠多不能像"腐敗選區"那樣直接操縱選民, 我們依然可以期待該選區會選出特定的政黨的候選人. 這種議席叫做 safe seat; safe 在大家都知道某黨的代表會順利當選. "傑利蠑螈"這個翻譯是來自兩個字: 傑利 (Gerry) 是一個被看穿長期這樣在做這種安排的美國高官; 蠑螈 (Salamander) 是指在這種劃分下會出現形狀奇怪的選區. Wiki 上有很多案例的圖表, 大家可以看看它們的形狀有多離譜.








當然這是在單議席單票制下才影響比較大; 比例代表制的選區會同時選出幾個候選人, 很難令一個政黨全勝, 但也不能否認可能還是會有少許影響. 美國就有個叫 "redistricting game" 的網, 教人 gerrymandering 能怎樣操縱選舉結果. 玩了一下可以發現如果有足夠資料, 的確可以劃出很不同的選區. 以下有三種情況:


一 兩黨各佔兩席
District 1: Rep 60%, Dem 38%
District 2: Rep 37%, Dem 61%
District 3: Rep 58%, Dem 40%
District 4: Rep 42%, Dem 56%


二 民主三席 共和一席
District 1: Rep 60%, Dem 37%
District 2: Rep 45%, Dem 53%
District 3: Rep 43%, Dem 55%
District 4: Rep 47%, Dem 51%


三 共和三席 民主一席
District 1: Rep 52%, Dem 45%
District 2: Rep 51%, Dem 47%
District 3: Rep 52%, Dem 46%
District 4: Rep 41%, Dem 57%

留意這三種情況是在同一個地圖, 同一個選民分佈下劃出來的. 只要有足夠數據, 要 Gerrymander 並不是難事, 問題只是在這個選區劃分方案能不能通過而已. 當然, 現實中我們有所謂中間選民, 是會改變立場的. 但如果兩黨基本盤相差夠遠, 那中間選民即使有幾個 % 改投對家依然不足以改變局面. 美國很多國會選區就是長年由一黨勝出. 雖然不公正劃分不是唯一因素, 但無疑很多 safe seat 是這樣被保護住.



今次引用這兩個 point 主要是帶出: 一, 地區選舉不一定就是民主; 二, 選舉制度民不民主很多時候要看細節而不只是其大原則. 即使依職業和社會界別分開選民, 只要有普選沒公司票, 界別跟選民分配得宜, 功能組別仍然有機會是民主的. 當然要改革出這樣的"民主功能組別"過程會比直接取消複雜得多, 障礙也說不定會更多, 但我只是想提出這個可能性而已. 關於 Corporatism 下次再講.

2011年2月26日

關於英國革命 II : 17世紀至今的英國政治發展

繼續英國革命的話題.

話說上回講到被處死的查理一世 Charles I 的兒子回到英格蘭繼承王位, 是為查理二世 Charles II. Charles II 其實跟父親一樣都是君權神授論者, 但礙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敢太囂張, 總算順利做國王做了廿年. 可是 Charles II 死時還是沒有繼承人, 王位於是傳到他弟弟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 Charles II 有超過十個孩子, 不過全都是跟情婦所生的, 他跟王后沒有孩子, 所以全部不符合資格做繼承人. (不過他對這些孩子倒不錯, 其中六個男孩獲封公爵.)


James II, 1685-1688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他的天主教徒身份令已經改宗新教的英國決定要推翻他.

James II 也是王權至上者, 而且還是公開的天主教徒, 令他跟新教的國會關係急劇轉壞. 終於在 1688 年, James II 生下第一個男子嗣, 並決定要他信奉天主教, 令國會的不安達到最高點. 國會於是秘密去信 James II 嫁了去荷蘭的大女兒 Mary (新教徒), 要求她跟老公荷蘭總督 William (也是新教徒) 回國繼承王位. Mary & William 兩夫婦於是在同年底率領荷蘭軍登陸英格蘭並向倫敦進發. 英格蘭以國會為首的各方勢力迅速倒戈, 逼使 James II 逃亡法國. Mary 跟 William 獲國會承認為英王, 即位後稱瑪麗二世 Mary II 和威廉三世 William III. 史稱光榮革命 Glorious Revolution. 光榮在沒有流血, 而革命在成功推翻國王.


Mary II, 1689-1894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
在英格蘭國會策動下, 她跟老公推翻了父親 James II.


William III, 1650-1702 奧倫治親王 (荷蘭爵位); 1672-1702 荷蘭執政; 1689-1702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他跟老婆推翻了外父 James II. 由於他本身是荷蘭貴族, 這段期間英荷組成了同盟.

留意 Mary & William 兩夫婦均有國王身份, 即英國當時同時有兩個國王. 這是因為雖然法律上 Mary 才有血緣是繼承人, 但她靠著老公才成功奪位, 所以特地安排讓 William 也有國王銜頭. 另外, 兩人是在國會支持下才順利上位, 也令他們即位後非常重視跟國會的關係. 國會主導了今次推翻國王的行動, 繼上次處死 Charles I 之後再次證明了國會在英國的勢力牢不可破. 國王跟國會之間的權力分配越來越傾向國會一方了.

至此兩次英國的革命性事件都講過了, 可以看得出英國的確有過革命發生, 以後國會主導政改的根源也在此. 不過故事還未講完.

卻說 Mary & William 雖然順利即位了, 但他們又是沒有子嗣. 兩人死後由 Mary 的妹妹 (James II 的二女) 安妮 Anne 繼位. Anne 性格軟弱, 政事都靠親信負責, 令國王權力繼續被削弱. Anne 努力想生下子嗣, 但又是不成功. 這就造成一個大難題: James II 的天主教徒兒子一直在圖謀待 Anne 死後根據血緣關係回國繼位. 可是國會又不肯讓天主教徒繼位. 於是國會就很努力在尋找其他有血緣關係的新教徒人士.


Anne, 1702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 1707-14 大不列顛+愛爾蘭女王.
由於 Anne 也沒有孩子, 國會要找來新教徒親戚繼位.

終於, 他們看上了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 Sophia, Electress of Hanover. Sophia 的母親的父親是 James I, 是 Anne 的表親. 她老公 Elector of Hanover 是神聖羅馬帝國 Holy Roman Empire 內的高級貴族, 國境相當於現在德國的下薩克森州 State of Lower Saxony, 也令她有一定政治實力.

英國國會為了確保王位傳給 Sophia 而不是 James II 的天主教徒兒子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更改國法, 訂明王位必須由新教徒繼承, 讓 Sophia 成位順位第一的王位繼承人. 其次, 為確保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時承認此項改變, 將兩國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可是 Sophia 比 Anne 早死, 她兒子漢諾威選帝侯喬治 George, Elector of Hanover 於是成了英國王位繼承人. Anne 死後, George 從德國來到英國, 正式即位為英國國王. 喬治一世 George I 身兼大不列顛王國, 愛爾蘭國王, 漢諾威選帝侯三重身份.


Sophia, 漢諾威選帝侯夫人.
她是跟 Anne 血緣最接近的新教徒貴族. 在國會計劃下成為了王位繼承人.


George I, 1698-1727 漢諾威選帝侯; 1714-1727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好了, 這麼一來國會的最大憂慮--宗教--總算解決了. 可是新問題又來了, 而且還是個頗大的問題, 那就是, George I 不會講英文! George I 出生在德國, 而且要到長大後才獲知要繼承英國王位, 所以他根本沒學英文! 另一個也令英國國會傷腦筋的是, George I 心繫家國, 但那個家國不是英國而是漢諾威, 所以他對英國政事根本沒興趣, 也沒甚麼打算學好英文(反正當年法文德文也很夠用). 所以 George I 一到英國後就馬上跟國會要員商量對策. 結果他委託了幾位要員處理英國政事, 自己則主要主持外交事務. 由於 George I 的個人因素, 國王在英國的權力更加下降, 相對地國會的重要日升.


Robert Walpole, The Earl of Orford
他被視為英國第一位"首相".

另外, George I 後期的重臣沃波爾 Robert Walpole, The Earl of Orford 普遍被認為是英國史上第一個實際的 (de facto) 首相 Prime Minister. 這是因為雖然當年沒有"首相"這個頭銜, 但 Walpole 對國王還有內閣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故被現代學者認為他是第一個首相.


George II, 1727-1760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漢諾威選帝侯.

George I 死後繼位的是喬治二世 George II. 雖然 George II 的英文比父親好, 但他還是比較喜歡漢諾威多過英國, 畢竟他也是在那邊出生. (George II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中親自率領英軍救援遭法軍攻擊的漢諾威, 成為最後一位親自踏足戰場的英王.) 結果英國國王權力進一步下降, 而"首相"制也逐漸成形.


George III, 1760-1800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1801-182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1760-1806 漢諾威選帝侯; 1814-1820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II 一做就做了 60 年國王. 雖然早年表現對政事的興趣, 但晚年因為患上精神病權力再次倒向內閣和國會.

由於兒子早死, George II 死後由孫子喬治三世 George III 即位. George III 統治英國 60 年, 任內發生多件歷史大事. 首先是 1775~1783 年的美國獨立戰爭. 這是多年來英國首次面對的海外挫敗. 其次是 1789~1815 的法國大革命跟拿破崙戰爭. 在 1801 年, 為確保愛爾蘭不受革命影響, 大不列顛跟愛爾蘭合併成聯合王國, 英國直接管治愛爾蘭. 而在 1806 年漢諾威被拿破崙攻佔, 神聖羅馬帝國解散, 要到 1814 拿破崙被打敗後才重新成立漢諾威王國.

相比他祖父跟曾祖父, 在英國出生的 George III 對政事熱心得多, 王權稍為回升. George III 在這方面最大的成就是逼使他討厭的諾斯 North 和福克斯 Fox 下台, 扶持小皮特 Pitt the Younger 上台. 雖然不能直接蓋過國會, 但手握貴族任命大權的 George III 成功威脅國會支持 Pitt the Younger, 令這個原本外界一致看衰的 24 歲小伙子做首相一做就做了 18 年. 雖然王權一度回升, 但 George III 晚年受精神病困擾, 令權力又再倒向內閣和國會.


George IV, 1820-3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II 死後即位的是兒子喬治四世 George IV. George IV 並不是個受歡迎的人, 加上政事至今已長期由內閣跟國會控制, 國王已經不太能實際地影響政事.


William IV, 1830-37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V 沒有子嗣, 由弟弟威廉四世 William IV 繼承. 由於他哥哥沒有子嗣, William IV 主要精力投放了在生出子嗣, 但他也失敗了. 第一次政改 (1832) 就是在這時候通過. 隨著政改逐步落實, 國王能影響政事的手段也越來越少了.


Victoria, 1837-1901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接著繼位的是大家都聽過的維多利亞 Victoria, 她是 William IV 的弟弟的女兒. (*漢諾威法律不承認女王, 所以由別的親戚繼承了) 英國殖民地在她任內迅速擴張, 成為"日不落帝國". 第二 (1867) 跟第三次 (1884) 政改也通過了, 英國過半男子有投票權. 民主政制基本成形. 之後的國王都基本上不太干預政治. (但不代表他們不關心, 只是他們都不能直接影響內閣跟國會)

反正只剩幾個就順便貼貼剩下的圖.


Edward VII, 1901-1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在他任內, 英國受到德國崛起的威脅而放棄孤立政策, 跟法國結盟並積極擴軍.


George V, 1910-27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1927-36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一戰爆發. 王室將名號改為溫莎 Windsor (還記得他們本來是德國人嗎?)


Edward VIII, 1936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最有名的是 "不愛江山愛美人". 他想跟一名離婚婦人結婚, 但因為這樣會有失國體遭到舉國反對, 最終自行退位.


George VI, 1936-52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他本來以為哥哥會繼續當國王, 結果意外地被推上王位.
二戰爆發. 英國殖民帝國迅速瓦解, 英聯邦成立.


Elizabeth II, 1952-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香港人口中的"事頭婆", 也是現在英國絕大部份人生命中唯一經歷過的英國國王.
預定在 2012 年舉行登基 60 週年的慶祝禮.
如果她活到 2015 年就會超越 Victoria 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英國國王.



總結: 英國 17 世紀的兩次"革命"對英國政治發展有深遠影響--國會表現出可以推翻國王的實力. 而由於之後部份國王的個人因素影響, 國王的權力也一直在相對內閣跟國會而下降. 如果這方面看, 英國可是很早就開始"民主化", 而其影響也一直被傳承至今. 當然, 英國內閣跟國會不但有權力, 也有各種有效率地運用權力的機制也很重要, 不然不但可能會被國王反擊, 也可能危及英國在海外發動戰爭和殖民的效率. 毫無疑問, 英國的政治發展史的確是非常獨特的.

2011年2月24日

關於英國革命

之前大篇幅地講過英國如何和平和循序漸進地改革, 而這也是一般人對英國民主化的印象, 但如果我們將所研究的時間範圍再推前兩百年, 那得到的印象將會很不同. 當然, 研究對象的時間範圍要多久才適當本身也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例如有人說如果埃及妖后是個醜女說不定會改寫世界史), 但現在先姑且不計較這個問題, 因為的確有不少著名學者將英國民主化的基礎定在十七八世紀. 而今次要探討, 將會決定以後英國民主化步伐的兩個事件, 就是 1642-51 英國內戰跟 1688 光榮革命.

首先我們要從再之前的玫瑰戰爭講起. 玫瑰戰爭 War of the Roses 指的是 1455-85 年間英格蘭兩大貴族 House of Lancaster 和 House of York 為了爭奪王位而爆發的內戰. 詳情對我們的題目不太重要, 總之最後 Lancaster 派的亨利七世 Henry VII 勝出, 並和 York 派的女兒 Elizabeth 聯婚, 結束了內戰. 兩人的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亨利八世 Henry VIII. (順帶一提, 叫 War of the Roses 是因為兩大貴族的家徽分別是紅玫瑰和白玫瑰)


Henry VIII, 1509-47 英格蘭國王兼愛爾蘭國王.
......超肥

Henry VIII 有三件事出名. 一是他結了六次婚. 這在當時極度罕見, 一來政治婚姻不能隨便取消 (會激怒對家), 二來宗教上不容許, 三來當時反而對婚外情很開放 (因為全部人都不能離婚, 唯有對婚外情"隻眼開隻眼閉"). 二是他處死了其中兩位妻子. 三是他因為羅馬天主教會不讓他離婚而退教, 自行創立英國國教會. 可是他搞這麼多事情都是為了一個目的: 得到男繼承人. Henry VIII 很害怕沒有繼承人的話英國又會變回父母時代的內戰, 所以很緊張生男孩. 他的第一個妻子只生女, 而婚外情所生的私生子也不能成為合法繼承人, 唯有搞出這麼多事. 雖然 Henry VIII 最後生了愛德華六世 Edward VI 一個男丁, 但 Edward VI 體弱多病, 即位後不久就去見上帝, 結果 Henry VIII 搞了這麼多東西還是白費心機. Edward VI 死後分別由他大姐和二姐, 瑪麗一世 Mary I 跟 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繼承, 但兩人也是沒有子嗣. 於是英格蘭王位由血緣最接近的親戚, 剛好是蘇格蘭國王的詹姆士一世 James I 繼承. (James I 的爸爸的媽媽的媽媽的爸爸是 Henry VII, 看得懂嗎)


Mary I, 1553-1558 英格蘭女王兼愛爾蘭女王.
Mary I 是狂熱的天主教徒, 試圖把英格蘭從新教改回舊教.
她殘酷地處死了大量新教反對派, 令她得到 "血腥瑪莉" Bloody Mary 之名.
(當然, 雞尾酒 "血腥瑪莉" 不是她發明的)


Elizabeth I, 1558-1603 英格蘭女王兼愛爾蘭女王.
在她統治期間, 英格蘭海軍擊敗了西班牙, 一躍成為海上強國.
Elizabeth I 終身未婚, 又被稱為 "處女女王" Virgin Queen.

*當時英格蘭和蘇格蘭是兩個國家. 一人同時擔任兩個國家國王的情況在中世紀相當普遍, 這叫做"共主邦聯" Personal Union. 法理跟行政上雖然是兩個國家, 但由於有同一個國王, 外交跟軍事上的配合度會相當高. 另外, 愛爾蘭當時已經被英格蘭殖民, 所以實際上 James I 還兼任愛爾蘭國王.

可是這個 Personal Union 並不太順利, 因為英格蘭跟蘇格蘭的政局相差太遠. 蘇格蘭長年都是個獨立小國, 國王非常專制. 英格蘭則是海上強國, 也有個由有勢力的貴族組成的國會, James I 初繼位後花了很多時間磨合. 還好英蘇兩國跟 James I 有個共通點: 他們在此時都已經信了新教. (蘇格蘭在 1560 年改宗) 靠著這點, 加上 James I 努力不讓英蘇跟歐洲大陸列強開戰, 總算沒出大亂. 可是地域差異, 加上宗教問題, 在 James I 的兒子查理一世 Charles I 的時候再次浮上檯面.


James I, 1567-25 蘇格蘭國王, 1603-25 英格蘭國王兼愛爾蘭國王.
冷知識: 他統治期間搗破了反對派試圖在倫敦市中心策動連環爆炸的計劃 (以現在的說法就是恐怖襲擊?), 慶祝平安無事的活動流傳到今天成為了英國節日 Bonfire Night.


Charles I, 1625-49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國王被國會處死一事, 永遠地扭轉了以後英國國王跟國會的相對地位.

Charles I 是個強烈的"君權神授論" Divine right of King 者. 此論認為君主統治的合法性來自上帝, 因此 Charles I 比其前代更加專制. 此外, 他娶了個天主教妻子, 還跟大陸的天主教國家示好, 引來了英蘇兩地新教徒反感. 1639 年, Charles I 計劃加強控制蘇國國教會, 終於爆發了蘇格蘭新教徒叛亂. 為了應付蘇格蘭叛亂, Charles I 要求英格蘭加稅跟出兵, 但本來跟國王就關係不好的國會否決了要求, 國王跟國會關係每況愈下, 結果 1642 年內戰終於在英格蘭爆發. 同時, 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又以支持國王為名反對英蘇, 內戰在英倫三島間蔓延. 雖然有愛爾蘭援助, 但主戰場在英蘇方面, Charles I 面對聯軍履戰屢敗, 終在 1649 年被已經由反對派控制的英格蘭國會處死.

英格蘭國會宣佈成立共和體制, 並下令軍隊頭頭克倫威爾 Oliver Cromwell 進軍蘇格蘭愛爾蘭平息內戰. 但掌握軍權的的克倫威爾之後又自任"護國公" Lord Protector 一職, 實際上進行了獨裁統治. 克倫威爾死後, 國會又迎接 Charles I 的兒子查理二世 Charles II 回國恢復王位 (1660年), 共和制結束.


Oliver Cromwell, 1653-58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 "護國公".
雖然他之後實行獨裁統治, 但時至今日仍被反帝制人士高度評價.


Charles II, 1660-85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下一次還會提到他哦.



這次內戰造成國王 Charles I 被處死, 情況其實堪比法國大革命處死法王路易十六 Louis XVI, 對以後的英國政治影響深遠. 雖然之後英國又恢復王政, 但新上任的國王已經不能再忽略國會的勢力. 國會之後的權力也逐漸膨脹, 國王權力相對下降, 為二百年之後以改革國會為中心的民主化打下基礎.

下次繼續.

2011年2月22日

"攝石人"

愛爾蘭本週大選, 最新民調顯示反對黨 Fine Gael 有機會取得過半數議席. 即使不能, 加上傳統盟友 Labour 的議席 Fine Gael 也一定能組織新政府. 現任執政黨 Fianna Fail 可以確定會落敗. (幾個星期前本 blog 已經做過類似分析) 不過外界還關注 Sinn Fein 的表現會如何.

大選在即, 各黨候選人自然要努力增加曝光率. 幾日前就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BBC記者在街頭做直播時, Sinn Fein 黨主席碰巧經過, 竟然變了 "攝石人" 搶鏡.

2011年2月21日

利比亞和巴林的人民力量

月初寫了個"穆巴拉克大限將至", 不久他果然要下台了. 但如之前所說的, 突尼西亞跟埃及政府的施政都多有弊端, 所以倒台尚算可以解釋. 可是利比亞跟巴林似乎有著很不同的因素影響.

經濟因素. 利比亞還有特別是巴林因為是產油國所以 GDP per capita 相當高, 而且政府也利用油元發放了很多社會福利, 所以這個我所說過最重要的革命因素似乎不太能用在這兩國身上. (不過沒有失業率的資料)
利比亞 0 分; 巴林 0 分

GDP per capita PPP (CIA)
19. Bahrain 40400
83. Libya 13800
113. Tunisia 9500
136. Egypt 6200

GDP growth (CIA)
Bahrain 3.9%
Egypt 5.3%
Libya 3.3%
Tunisia 3.4%

Inflation (CIA)
Bahrain 3.3%
Egypt 12.8%
Libya 3%
Tunisia 4.5%

Unemployment (CIA)
Bahrain ?
Egypt 9.7%
Libya ?
Tunisia 14%

國際因素. 巴林是美國海軍艦隊基地之一, 美國肯定會力保巴林. 但利比亞狂人卡達菲長年都是美歐的眼中釘. 即使雙方近年關係正常化, 美歐應該還是會樂於見到他倒台. 卡達菲雖然在中東資歷深, 但到底有多受同行歡迎是很值得懷疑. 而且利比亞剛好在突尼西亞和埃及中間, 可說是被兩個剛剛成功發動人民力量的國家左右夾攻. 巴林王室則跟其他中東王室關係友好, 加上唇亡齒寒的道理, 肯定不會對巴林坐視不理.
利比亞 1 分; 巴林 0 分

體制內因素. 巴林是王朝, 照理來說體制內的分歧應該相當有限, 要產生對人民力量有利的政權內鬥似乎有難度. 卡達菲長年主持利比亞, 又是軍人出身, 本來內鬥也應該不太會發生. 可是最新發展似乎利比亞體制內的確陸續有不少人倒戈, 這有點令人意外. 唯一解釋只能說是受到旁邊兩國人民力量成功影響, 令利比亞政權內部人人自危...?
利比亞 2 分; 巴林 0 分

文化因素. 卡達菲不太親美, 國內極端伊斯蘭勢力又長期遭到打壓, 這方面似乎影響不大. 也有分析指利比亞國內也有族裔矛盾, 但本人不太肯定這一點有多大影響力. 巴林王室不但親美, 還有宗教分歧; 王室是遜尼派而人民是什葉派. 這個因素在巴林比較重要.
利比亞 2 分; 巴林 1 分

起事民眾本身. 到現在至此, 巴林和利比亞對民眾的鎮壓力度都比突尼西亞和埃及強. 巴林在國際壓力下已經稍為收歛, 但狂人卡達菲依然繼續重手鎮壓. 結果可能出乎他意外, 他的重手鎮壓不但沒嚇退人民, 反而更加令到其政權喪失民望, 激起更多人反抗. 在這個層面上, 我們實在不得不佩服兩國人民的堅持.
利比亞 3 分; 巴林 2 分

傳媒因素. 兩國無疑都是受到突尼西亞和埃及的餘波影響. 巴林是個小國, 即使有傳媒限制資訊仍能相對流通. 利比亞面積較大, 傳媒資訊的限制也是長年存在, 甚至很多外媒也不太能肯定利比亞現在國內局勢如何. 即使如此, 利比亞國內各處人民仍能發起行動, 實在有點令人意外.
利比亞 4 分; 巴林 3 分



六個因素當中, 利比亞和巴林分別中了 4 跟 3 個, 情況都頗不樂觀. 不過對於政府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體制內跟國際因素--利比亞似乎比較嚴重. 而且巴林王室現在擺出了妥協姿態, 但卡達菲在這樣重手鎮壓過後, 即使他要妥協人民也很難再相信他. 現在利比亞局勢越來越混亂, 個人估計卡達菲倒台的機會比巴林王室大.

另外, 這也再次印證了一件事, 而一般人都不太明白的. 卡達菲政權已經持續了四十年, 照理來說應該很穩定才對, 為何現在在幾日之內局勢就急轉直下? 而且他下令鎮壓也無效? 事實上在我列出的人民力量因素當中, 就從來沒有"時間"這一項. 綜觀歷史, 革命一但爆發, 只要"勢"夠強, 一個多長久的政權也能迅速崩潰. 因為過往的"穩定"其實是靠武力強逼而來的, 而不是來自人民本身肯定政府權威. 一但人民發現這個武力不再生效, 舊政府就會樹倒猢猻散. 當然, 卡達菲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他才嘗試用武力鎮壓人民. 可是這竟然產生了反效果. 這只能說政府在人民眼中實在已經是權威掃地, 他們無論如何都要爭取推翻政府.

在這裡想用一下之前看過的一句昂山素姬的金句: "It is not power that corrupts but fear. Fear of losing power corrupts those who wield it and fear of the scourge of power corrupts those who are subject to it." 權力者(卡達菲)無疑就是所謂的"因為恐懼失去權力而腐化"的人. 但當人民有決心和希望要推翻政府時, 來自武力的恐懼就不再足以鎮壓住他們了.

最後, 利比亞長年受到卡達菲獨裁統治, 除了他的政權外似乎很難有能夠統一國家的勢力. 萬一他的政權真的倒台了, 會否爆發他兒子口中所說的內戰和分裂, 也是很值得留意.

2011年2月19日

補充: 無政府的比利時

早陣子才講過一次比利時, 現在最新新聞又講比利時"無政府"已經長達 249日破了世界紀錄. 到底為什麼比利時這麼難組織政府? 之前的那一篇都講過因為比利時分為荷語跟法語兩個區域, 所以整體政黨數目比一般歐洲國家多一倍. 具體情況如下

2010 Belgian general election
New Flemish Alliance (Ne) 17.40% 27
Socialist Party (Fr) 13.70% 26
Christian Democratic and Flemish (Ne) 10.85% 17
Reformist Movement (Fr) 9.28% 18
Socialist Party - Differently (Ne) 9.24% 13
Open Flemish Liberal and Democrat (Ne) 8.64% 13
Flemish Interest (Ne) 7.76% 12
Humanist Democratic Centre (Fr) 5.52% 9
Ecolo (Fr) 4.80% 8
Green (Ne) 4.38% 5
Others 8.43% 2
Total 100% 150

國會內剛剛好 10 個政黨. 組織政府要過半就是 75 席. 即使我們將最多議席的政黨逐個加起碼, 也要起碼 5 個政黨才能組織政府. 當然, 組織政府的過程將隨著牽涉在內的政黨數目越多而越複雜. 我們可以想像成以下的圖......只有兩個黨的時候, 只有一條線的關係. 三個黨的時候, 要顧及 3 條關係線; 四個黨的時候增加到 6 層關係; 五個黨之間相互隨時有 10 層關係. 再加上各種其他制度上的要求和限制......真是非常難搞.



當然很多比利時人都對情況感到不滿. 可是整體來說比利時現在也有個"署任"政府運作中, 所以真正影響至少暫時還是不太大的.

比利時的這個情況也為民主政制這個概念帶出不少難題. 例如怎樣的政制安排適合多民族國家, 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政策應該怎樣......諸如此類

2011年2月18日

Democracy without Democrats III 法國保皇黨

最後一個例子轉去講講法國.

法國人雖然常常很驕傲自己國家的革命跟民主傳統, 但實際上法國現行政制經常被稱為 "第五共和", 因為之前有過四次失敗了的共和政制. 做個列表的話法國歷史是這樣:

Kingdom of France: 9th century-1792
French 1st Republic: 1792-1804
1st French Empire (Bonaparte): 1804-1815
Kingdom of France (Bourbon): 1815-1830
Kingdom of France (Orleans): 1830-1848
French 2nd Republic: 1848-1852
2nd French Empire (Bonaparte): 1852-1870
French 3rd Republic: 1870-1940
French State (Vichy): 1940-1944
French 4th Republic: 1944-1958
French 5th Republic: 1958-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法國大革命後, 民主政體並沒持續很久就失敗了, 要到 80 年後的 1870 年代法國才正式進入長期的民主政體. 今次要講的就是為何當時新成立的法國"第三共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失敗, 而這跟我們的主題 "沒有民主派也有民主" 也有關係.

第三共和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前任的皇帝拿破崙三世 Napolen III 在普法戰爭 Franco-Prussian War 中戰敗而退了位. 新政府其實是臨急成立, 很多人並不看好. 事實上當時法國整體仍有很多人傾向恢復王政. 我們可以看看法國第三共和 1871 年的第一場國會選舉的結果...

Republicans 150
Liberals 72
Bonapartist 20
Legitimist 182
Orleanist 214

Republicans 跟 Liberals 是支持民主的, 可是他們是少數派. 剩下的分別是 Bonapartist, Orleanist 和 Legitimist. 他們是誰? 就是分別支持 Bonaparte, Orleans 跟 Bourbon 三個曾登上法國王位的家族的人. 也就是說國會多數派是保皇黨. 那就奇怪了, 為什麼保皇黨那麼多卻沒推翻共和制? 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三派分別支持不同的人當國王, 結果就談不合了. 談判本來也曾經有過突破, 由 Bourbon 家族的支持者佔上風, 但 Bourbon 家族的繼承人 Henry (Charles X, 1825-30 國王, 的孫子) 卻因為不肯用三色旗 (代表法國大革命) 當國旗而拒絕復辟. 結果共和政制就在有保皇黨但沒人肯當國王的奇怪狀況下生存了!

到了 1876 了第二次選舉的時候, 人民普遍都對現行政制比較習慣了 (再加上又沒人肯當國王), 於是民主派就成功奪得國會多數議席了. 當時的總統 MacMahon 是保皇派 (他本身也是前貴族, 真是問你服未), 對這樣的結果非常不滿, 竟然在次年強制辭退民主派的總理並換上保皇派. 由民主派控制的國會當然不服, MacMahon 唯有解散國會提早大選, 但大選後民主派仍然佔多數議席, MacMahon 終於向民主派屈服. 這次事件也注定了保皇派的衰落. 儘管之後法國第三共和仍然不太穩定, 至少是沒有再像前兩次共和那樣被君主制所取代.


Charles X, last Bourbon king (1825-1830)


Louis Philippe, last Orleans King (1830-1848)


Napoleon III, last Bonaparte King (1852-1870)

之前兩次的例子分別講人民力量的威脅跟保守派的策略, 而今次的例子可說是兩者都並未存在, 民主化的原因可說是我之前提及的第三個項目"舊制度的不足" (雖然詳情跟我所講的有點不同). 在法國第三共和早年, Bonaparte, Orleans 跟 Bourbon 三個前王家都挑戰民主政制, 但三者都無法提出一個可以為多數法國人所接受的新體制, 讓民主詭異地成為了唯一出路.

三次事例告訴我們一個不透過革命所產生的民主化需要很多因素考慮. 人民力量的強度, 保守派跟民主派的互動, 舊制度的狀況等等. 值得留意的是, 也是我一直有強調的是, 從上而下發動的民主化並不要求在位者真心支持民主. 在這三個例子當中, 人民力量跟民主派政客固然有其角色, 但保守派的妥協也是關鍵, 而這個妥協沒有一次是因為他們"忽然民主", 而是受到外圍環境所強逼.

這告訴我們甚麼呢? 有些人說要香港的建制派甚至中共民主化是不可能, 因為他們不可能真心支持民主. 但歷史告訴我們即使在位者不是真心支持民主, 在各種因素配合下仍能強逼他們贊成民主化. 所以建制派跟中共本身是不是真心並不重要, 我們需要連同其他因素一起考慮. 人民力量很可能會是一個主要因素, 那又會有人問既然有人民力量為何不直接革命推翻而要透過體制慢慢來做? 革命的問題是它有可能帶來很大的破壞跟混亂還有人命傷亡, 在過渡方面逐步民主化會是個較佳選擇. 我只是希望人們別隨便就把那些滿口"革命""抗爭"的人當真, 因為真正的革命並不是靠那樣就可以成功的, 而革命也不是民主化的唯一途徑. 如果明知不可能靠革命爭取民主, 是不是也應該看看其他途徑是怎麼做的呢?

2011年2月16日

專制政黨的下場

上次提到普選後英國民眾仍然支持保守黨, 因為保守黨在民主化之後轉型為一個選票導向的政黨. 今次講講一些其他民主化後仍繼續成為國內主要政黨的例子.





東德共產黨.
東德共產黨 SED (Socialist Unity Party) 在 1989 年東西德統一後改名為 PDS (Party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後又於 2007 年改名為 Die Linke (The Left Party). 隨著前東德人民對統一後的憧憬消退, 以及 Die Linke 的努力"洗底", 該黨現在已經成為國會內的一個重要政黨.

在 1990 年統一後得第一場國會選舉, PDS 只有 2.4% 選票. 可是到了 2009 年選舉, Die Linke 已經得到 11.9% 選票, 首次超過一成. 下圖可以見到 Die Linke (粉紅色) 主要在東德勝出, 特別是東柏林 (左下角), 整體成績相當不俗.







匈牙利共產黨
匈牙利共產黨 MSZMP (Hungarian/Magyar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在 1989 年後成為 MSZP (Hungarian/Magyar Socialist Party). 雖然在緊接著的 1990 年大選中 MSZP 只獲得 10.9% 選票, 但該黨也是努力"洗底"革新黨的立場, 加上匈牙利在民主化後經濟仍然差勁, MSZP 在 1994 年大選中又迅速反彈成 33.0% 並重新執政. 該黨之後數次在選舉中勝出, 雖然在去年 (2010) 大選中被 Fidesz 重挫, 但仍有 19.3% 選票, 而且是最大反對黨.

MSZP performance in elections
Year vote % Status
1990 10.9% opposition
1994 33.0% government
1998 32.9% opposition
2002 41.0% government
2006 42.0% government
2010 19.3% opposition





蒙古共產黨.
作為蘇聯衛星國之一的蒙古也在 1989 年後開始民主化, 並在 1990 年開始首次多黨選舉. 蒙古人民革命黨 (Mongoli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在該次大選中勝出, 並繼續執政至 1996 年. 在 2000-04, 06 至今該黨再次執政. 雖然如此, 該黨在 2008 年國會選舉的勝出被指跟舞弊有關. 在 2009 年總統選舉中蒙古人民黨候選人也以 51 vs 47% 的些微差距落敗.





墨西哥革命黨
PRI (Institutional Revolutionary Party) 是一個從 1930 年代就在墨西哥一黨獨大的政黨. 雖然墨西哥一直都有進行選舉, 但由於政府各種干涉行為, 當時普遍不將墨西哥視為正式的民主國家. 直至 70 年代 PRI 都經常在選舉中獲得高達八成選票. 但隨著 PRI 黨內在 80 年代內部分裂, 舊有反對派也抬頭, 2000 年大選中 PRI 終於落敗, 結束近 70 年的一黨專政. 可是在 2009 年中期選舉中 PRI 再次勝出, 有分析就認為下屆 (2012) 大選 PRI 有機會再次上台.

2009 Mexican Legislative Election (Party-vote-seat)
Institutional Revolutionary Party 36.68% 48.2%
National Action Party 27.98% 29.4%
Party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12.20% 14.4%
Ecologist Green Party of Mexico 6.71% 3.4%
Labor Party 3.68% 1.8%
New Alliance Party 3.41% 1.6%
Convergence 2.49% 1.2%

2011年2月14日

democracy without democrats II 英國保守黨的算盤

今次講講英國第二次 (1867) 政改.

上文提到英國在 1832 年進行了第一次政改, 但政改後仍然只有兩成成年男子可以投票, 選民基礎相當薄弱. (政改前只有一成) 上文亦提到當年政改的背景是有革命浪潮, 而該浪潮在政改後雖然暫時平息, 但數年後又趨活躍, 形成所謂的憲章運動 Chartist Movement. Chartists 主要是工人階級, 因為大部份資產階級已經在第一次政改後得到投票權. 而在貴族+地主+資產階級的維護下, 政改方案未能在國會獲得通過.

再講講當時的政治環境. 之前都講過, 政改前的英國國會選舉過程相當腐敗, 上層貴族跟大地主可以控制很多議席, 所以國會內的派系也是以個別上層貴族跟大地主為核心所組成. 即使意識形態上可以概括分為托利黨 Tories 同輝格黨 Whigs 兩種, 每派之內各有多個派系 factions , 而隨著派系頭頭跟其他派系頭頭的私人恩怨和權力糾葛影響, Tories 跟 Whigs 的兩黨體制非常鬆散, 跟現在我們看到的兩黨政治差天共地.


Duke of Newcastle. 1754-56; 1757-62 英國首相.
紐卡素公爵經常被認為是個庸碌無能之輩, 但他手下控制多個選區跟議席, 令他成為重量級政客.


William Pitt the elder. 1766-68 英國首相.
上文提到的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老爸.
儘管他跟 Newcastle 同被歸入 Whigs, 兩人長期關係惡劣, William Pitt 早年常常公開反對 Newcastle.
冷知識: 油麻地的碧街 Pitt Street 因他們兩父子命名.

可是 1832 政改之後, 選區遭到重新規劃, 選民人數也大增, 上層貴族跟大地主不能再像以前輕易控制議席分佈, 競選週期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政客特別是派系領導人需要親自"落區"向選民拉票, 需要好口才跟好政策的現代政客由此誕生. 而政黨內雖然仍派系林立, 但各派漸漸明白要打贏選戰, 好的黨內組織跟協調, 還有有力的政治明星不可或缺. 到了 1850 年代保守黨 Conservatives 跟自由黨 Liberals 對立的兩黨制開始成形. 要留意的是自由黨雖然比保守黨傾向改革, 但其實仍不是全力支持進一步政改的.


Robert Peel. 1834-35; 1841-46 英國首相.
他在政改後改革處於劣勢的保守派, 在 1841 大選中積極競選, 成功令保守派轉形.


The Viscount Palmerston. 1855-58; 1859-65 英國首相.
雖然是自由黨人, Palmerston 卻反對政改.
他在中國以策劃鴉片戰爭跟英法聯軍之役有名.

到了 1865 年, Viscount Palmerston 死後自由黨由改革派的 Gladstone 所掌控, 而保守黨則由 Gladstone 的死對頭 Disraeli 掌握. Gladstone 立即著手推動新的政改方案, 而由於政治環境改變, 民間的改革勢力也迅速發展, 公開支持新政改方案. 可是 Gladstone 的政改方案卻因為保守黨反對跟黨內保守派叛變而流產, 自由黨政府倒台. 民間改革派立即自倫敦中心的 Trafalgar Square 發動大規模示威, 矛頭直指保守黨. 民間改革派一個月後又在 Hyde Park 舉行更大規模的示威, 但被警方阻撓, 結果十多萬示威者以人海成功衝破警方防線進駐 Hyde Park, 事件震動全英. 之後示威浪潮一浪接一浪, 令兩大政黨都飽受困擾.

到了 1867 年, 保守黨的 Disraeli 為了避免 Gladstone 從政改中取利, 竟然自己主動提交一份新政改方案. Disraeli 說服保守黨人支持政改的理據竟然是: 他預測政改後政治環境將會改變, 而大堆新增選民將支持保守黨. 而當這份保守黨政改方案提交時, 今次輪到自由黨內的改革派叛變投下贊成票, 令政改獲得通過. 最後, 令人更驚訝的是, 這份政改方案因為要爭取自由黨人叛變, 竟然比之前 Gladstone 的方案還要改革得更全面.


Benjamin Disraeli. 1868; 1874-80 英國首相.
為了打敗死對頭 Gladstone, 身為保守黨人的 Disraeli 竟然主動推出政改方案.
冷知識: Disraeli 是唯一有猶太人血統的英國首相.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68-74; 1880-85; 1886; 1892-94 英國首相.
曾任4屆首相的 Gladstone 在英國政治史上舉足輕重.


The Marquess of Salisbury. 1885-86; 1886-92; 1895-1902 英國首相.
他在 Disraeli 1881 年死後領導保守黨繼續跟 Gladstone 對抗. 三人壟斷了英國政壇三十幾年.
他也是最後一位國會議席來自上議院的首相.
冷知識: 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因他命名.

那到底 Disraeli 的如意算盤打不打得響呢? 在政改後舉行的 1868 年大選, 自由黨再次勝出. 可是如果仔細看兩黨得票, 自由黨的得票率其實比之前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 1868 的勝選其實只是延續之前的紀錄; 新增選民並未明顯倒向任何一黨. 之後 Disraeli 繼續保持保守黨改革形象, 可是強調的不是政治改革而是福利改革, 終於在 1874 年大選中反勝自由黨. Disraeli 早就關注貧富懸殊問題, 提出了著名的 "兩國論": "Two nations between whom there is no intercourse and no sympathy; who are as ignorant of each other's habi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if they were dwellers in different zones, or inhabitants of different planets: the rich and the poor." Disraeli 跟後繼的 Salisbury 在任內都推動多項福利改革, 如針對房屋和衛生等的改革, 成功爭取選票跟自由黨抗衡.



今次例子又告訴我們甚麼呢? 首先, 要推動政改, 人民的力量固然重要, 但現在政治環境上的策略性考量也很重要. Disraeli 為了抗衡死對頭 Gladstone, 竟然180度改變立場並推動一個更激進的政改方案, 反將了 Gladstone 一軍. 而 Disraeli 用以說服黨友的理據--改革後保守黨仍可勝出--無疑是一個促成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後, Disraeli 跟之後的 Salisbury 為了保住政權推行社會福利改革, 也顯示了民主選舉對保守派的影響力. 為了保住政權, 他們需要向民眾有個交代. 在這裡, 選民的質素就很重要. 英國選民最後肯投票給保守黨, 不是因為甚麼"奴性重"或"權威性人格"云云, 而是因為保守黨的確有做出對民眾有益的政策. 選民對政客的要求高, 令保守派不能馬虎了事. 即使保守派不是"真心"為人民服務, 選舉的壓力也會令他們最少要肯在表面上為人民服務. (事實上, 有多少政客是"真心"真的很值得相確) 相反, 如果選民能輕易被甚麼叉燒飯和蛇宴打動就投票, 那即使有沒有民主結果都只會是"杯具".

2011年2月12日

政改之謎: democracy without democrats

有民主是因為有人去推動民主, 這似乎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想, 到底那些涉及民主化過程的政客當中, 有多少是真心支持民主理念的? 還是只是將民主用作爭取自身地位的幌子? 恐怕前者其實不是那麼多. 但這就代表他們所建立的新制度一定不是"真"民主嗎? 那又不能這麼說. 學界就有個講法叫做 democracy without democrats -- 沒有民主派也能有民主. 感覺上好像邏輯說不通? 且看他們如何解話.

首先是關於推動政改的部份. 上一篇文已經講過有很多因素可以威脅掌權去釋放權力. 這主要包括革命的威脅, 對新政制的期望, 舊政制的不足等等. 在這裡就不再詳述了.

而假使政改獲得通過了, 問題就變成怎樣確保舊派的參與符合民主制度. 有講法是認為政改是一種無法收回的承諾, 因為人民不可能坐視不理, 所以一但通過了就能用民眾壓力強制舊派按規矩行動. 又有人認為如果舊派依新制度也能勝選掌權的話, 他們當然就不需要違反規則. 也有認為因為新制度會產生的新政治環境, 如新競爭政黨和新議題出現, 將能令舊派在無更佳選擇下選擇繼續參與.

這麼多因素一次過講完可能有點講得太快. 我試試用幾個歷史例子說明.



英國第一次政改 First Reform Act (1832)

眾所周知英國國會存在已久, 但其選舉形式自從中世紀開始都沒多大改變, 一向由貴族跟地主壟斷. 這是因為下議院不但選區分佈明顯傾向農村, 選民人數也實在太少. (有種叫做"腐敗選區" Rotten Borough 的東西, 可以出現一個選區只有幾個選民的奇景, 牛過功能組別, 相當有趣, 擇日再講.) 這種情況下貴族跟地主很容易就可以控制誰人當選議員. 而當時仍具相當權力的上議院也是由世襲貴族, 終身貴族, 英國國教會成員組成, 完全是零民選成份. 那 1832 年為什麼會突然爆出一個政改出來呢?

主因就是"革命的威脅". 從啟蒙時代開始, 英國在歐洲之中就是比較開明的一個社會. 其後法國大革命 (1789) 令自由思潮橫掃歐洲, 更是加強了英國的革命情緒. 雖然當時的首相小皮特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叫 Younger 是因為他老爸也是叫 William Pitt 而且也曾經拜相) 打著愛國反法旗號立即收緊對傳媒的控制, 但自由思潮仍未中斷. Pitt the Y 的死對頭, 反對派領袖福克斯 Fox 就是個無論美國還是法國大革命都支持的超級激進派.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1783-1801; 1804-1806 擔任英國首相.
冷知識: 他是天才兒童, 17歲就從劍橋大學畢業, 24歲拜相, 兩項都是超凡紀錄.


Charles James Fox. 擔任國會議員超過30年的著名激進派政治家.

到了 1820 年代, 雖然法國革命跟拿破崙已被聯軍打敗, 自由思潮卻繼續衝擊歐洲. 工業革命也逐漸地改變了英國的階級狀況. 人們普遍對國會被既得利益者壟斷不滿, 接連的貪腐醜聞更加打擊了現存正制的威信. 同時, 儘管改革派不斷在國會提出小幅的政改方案, 保守派特別是上議院還是不斷否決它們. 即使保守派找來因為打敗拿破崙而德高望重的威靈頓公爵 Duke of Wellington 做首相, 民眾還是因為他太保守而不留情地繼續攻擊政府. 到了 1830 年, 改革派終於在民意上佔足夠上風, 令領袖格雷伯爵 Earl Grey 得以任相.


Duke of Wellington. 1828-1830 英國首相.
雖然因滑鐵盧一役而變成民族英雄, 但他的保守立場卻搞到他在晚年一度民望下滑.


Earl Grey. 1830-1834 英國首相.
冷知識: 英國的伯爵茶 Earl Grey tea 就是由他命名.

Earl Grey 上台後立即提出政改方案, 要求擴大選民基礎, 取消大量"腐敗選區"並將議席劃給人口較多的城市. 但跟之前一樣, 方案都被保守派否決. 1831 年, Earl Grey 宣佈大選, 在強烈民意支持下改革派在絕大部份可競爭的議席都勝出了, 出現了多年來未出現過的下議院由改革派控制的局面. Earl Grey 乘勝追擊, 第二次提出政改方案, 今次卻在上議院被否決.

否決的消息一傳出, 全英上下立即爆發全國性暴動, 警局跟政府建築物被衝擊, 銀行出現擠提, 連反帝制的革命派都冒出來, 保守派深知情況不妙. 暴動降溫後, Earl Grey 第三次提出政改方案, 並威脅如果上議院的保守派貴族再否決方案, 將要求英王臨時冊封大量改革派做終身貴族, 到時他們就符合資格可晉身上議院投下贊成票.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 但以往確實有過這種一次過封N人入上議院投票的情況.) 在革命跟改組上議院的雙重威脅下, 保守派終於屈服並集體棄權, 1832 年英國終於通過第一次政改.

上述的是一次革命威脅令保守派屈服的例子. 而革命跟政局癱瘓的威脅也逼使英王提出改組上議院, 更加加重了對保守派的壓力. 另一方面, 改革派的存在跟民望也逼使了保守派之後不會食言. 保守派在這時重整勢力, 終於在 1841 年大選中再次奪回政權. 英國政界長年實施議會政治, 支持反對派也可通過體制內去表達訴求, 也是一個令人們支持循序漸進改變的一個考量.

下次再講講其他例子

2011年2月10日

Why did the West extend franchise?

這是今天上課的主題. 為何西方擴大選舉權.

當然, 題目中的"擴大"已經表明了這是在講循序漸進, 依一定機制去擴大選舉權至最終達致普選, 而非通過革命去一次過達到普選.

雖然題目說"西方", 但最主要的例子還是來自英國--前後五次政改方案, 共用了近一個世紀才達至普選.
1832 第一次政改 持一定資產者可投票
1867 第二次政改 資產者可投票
1884 第三次政改 擴建上次政改適用範圍
1918 第四次政改 男性普選
1928 第五次政改 兩性平等普選

另一方面, 美國的黑人選舉權運動, 也從 1860 年代的南北戰爭開始到 1960 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 經歷了過百年才完成.

這當中有兩個問題.
一. 為什麼會是以循序漸進方式實行普選而沒有革命發生?
二. 是甚麼機制推動了循序漸進方式實行普選?

為了方便本人解答, 兩個問題的答案某程度上都是共通的--那就是, 掌權者或掌權階級自行願意放棄對選舉權和政權的壟斷, 同意將該權力下放跟其他階級分享.

這聽起來有點矛盾. 掌權者怎麼可能會肯減少自己的權力? 又, 這不就即是要透過一個不公平的機制去尋求一個公平的結果, 不是緣木求魚嗎?

又一次, 為了方便本人解答, 兩個問題的答案又是共通的--後者所謂的"不公平機制"的不公平是來自於掌權者的掌控. 所以只要前者--掌權者肯減少自己的權力--成立了, 後者就迎刃而解. 於是講了這麼久, 其實今次主題的核心就是要解釋為何掌權者會肯減少自己的權力. 答案有幾種.

一. 革命的機會. 這也是最常被引用的理由. 人民革命的機會越高, 掌權者放棄權力的機會越高, 因為革命發生的話最壞情況可是掌權者會失去所有, 甚至性命, 那相比之下放棄權力的損失當然仍遠較讓革命發生的為低. 這又會引伸出令一個問題, 就是既然如此那任何掌權者最終都應該會在某一個時間點肯放棄權力, 那革命又怎麼會發生? 這就視乎掌權者跟反對派對局勢發展的認知有何差異, 還有掌權者對當中的機會成本的考量. 如果掌權者過度天真, 錯判形勢, 那他可能會無法在革命爆發前來得及放棄權力. 另一方面, 有時候即使掌權者放棄了權力, 反對派也不一定會放過他(們). 所以兩派的關係可是相當錯綜複雜的.

二. 舊制度的不足. 這個理由比較複雜, 講述的是由於經濟和社會發展過快, 政府需要隨之配合, 而舊政制將因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某程度上, 對舊掌權者而言可能推動政改更能帶來有利統治的機制. 例如隨著社會由農業社會變成商業社會, 舊的地主跟貴族階級跟不上步伐, 把新崛起的資產階級也統戰入統治階層未必會造成太大損失, 反而有利兩派協調共同得益. 可是這個理由似乎比較難證明有多大實際效果.

三. 對新制度的期待. 這個理由是講述掌權者因為有信心在政改後仍然能繼續執政而肯放膽去試. 聽起來有點矛盾, 因為如果這麼容易能繼續執政, 那之前他們又怎麼會反對政改呢? 這也不難解釋, 因為即使同樣是身處統治者地位之中, 越少人分薄得益是越好. 所以掌權者怕政改不只因為怕輸, 也可能純粹是不想跟其他人分豬肉, 即使他無論如何也一定能贏得那隻大肥豬. 問題就成了為甚麼掌權者會忽發奇想去推動政改. 可能是上面的一或二, 畢竟沒有人說這些理由不能同時成立. 如果有一有二, 再加上三, 那就更加能確定掌權者會願意通過政改了.

最後可能反而比較令一般人疑惑的是, 為什麼人民在政改後仍然支持舊掌權者? 一來民主派未必就反映整體民意, 二來不滿政制不一定代表也不滿掌權者, 三來舊掌權者可以轉型爭取新選民支持. 英國歷史就證明了舊掌權者的確能在政改後仍繼續保住地位; 現代的保守黨是在 1830 年代即第一次政改前後成立的, 它確實經歷了N次政改而不衰, 現在還再次執政. 遲些會講一講.

2011年2月8日

匈牙利一黨獨大

匈牙利自從去年選舉中青年民主黨 Fidesz 壓倒性勝利後, 一直被西歐傳媒跟歐盟批評為一黨獨大. 今天稍為講講這個爭議.

2010 Hungarian Election
Fidesz – Hungarian Civic Union 262
Hungarian Socialist Party 59
Jobbik - Movement for a Better Hungary 47
Politics Can Be Different 16
Total 386

可以見到 Fidesz 在國會中佔 68% 的議席, 基本上可以說是能為所欲為, 也難怪被說是一黨獨大.

為何 Fidesz 會大勝呢? 先講講一點歷史背景. 匈牙利對自身歷史非常自傲. 匈牙利在爭世紀已經是歐洲強國, 而近代跟奧地利透過共主邦聯合併為奧匈帝國更是該國歷史的巔峰時期. 可是隨著一次大戰戰敗後奧匈帝國解體, 匈牙利的國際地位就一落千丈.



wiki 圖表. 奧匈帝國解體後, 北部的斯洛伐克獨立; 東渡的外西凡尼亞被拼入羅馬尼亞; 南部的克羅地亞和北塞爾維亞被南斯拉夫合併; 匈牙利只剩下中間的淺綠色部份, 喪失了 72% 土地跟 31% 匈牙利族人. 一戰的慘淡收場是匈牙利國恥, 而這對匈牙利的打擊可說是到現在也還未平服--匈牙利仍有大量族人住在被分割出去的羅馬尼亞跟斯洛伐克, 而匈牙利也常因為民族問題跟這兩國有爭拗.

冷戰時期匈牙利又被蘇聯掌控, 民心更差. 雖然匈牙利歲終擺脫了蘇聯, 但其後表現一直都不及鄰國如奧地利 波蘭 捷克等好, 令匈牙利相當介懷. 好死不死之前 (2002-10) 執政的社會黨表現又差, 甚至爆出黨主席兼總理說出 "我們為了贏選舉一直在騙人" 的醜聞, 結果令 Fidesz 能大勝.



wiki 的圖表可以看到 Fidesz 如何在選舉中壓勝.

可是真正令外界擔心的是 Fidesz 的民粹跟民族主義色彩. 自從掌權後, Fidesz 利用其壓倒性議席不斷通過擴大政府權力的法案, 委任自黨成員擔任各種公職, 甚至試圖動手削弱監察組織權力跟加強審核傳媒. 經濟方面, 儘管匈牙利也受金融海嘯打擊, 新政府卻不肯跟國際金融機構合作. 而上面提及的跟鄰國的民族爭議, Fidesz 政客也多次牽涉其中. 這些都令匈牙利 (Fidesz 政府) 跟外界特別是西歐國家和歐盟的衝突日漸浮上檯面.

當然, 這些的大前提還是 Fidesz 能夠在選舉中壓勝, 而其民望似乎未有因為上述事件而有多大損害. 民主選出一黨獨大的政府, 通過一些不太自由主義的政策, 而且還要是歐盟輪任主席國 (匈牙利在 11 年上半年輪任歐盟主席), 聽起來似乎是個充滿矛盾的角色. 不過外界除了口頭上講幾句還可以怎樣? 這畢竟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內政, 某程度上也是匈牙利人的選擇. 民主化的結果, 並不一定事事都如人意.



wiki 圖片. Fidesz 領導人兼匈牙利總理 Viktor Orbán. 他分別於 1998-2002, 2010- 擔任總理. 他年輕時就靠著參與 89 年反共產人民力量成名, 從當時至今都是匈牙利的重要政客; 當時他只有 26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