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

democracy without democrats II 英國保守黨的算盤

今次講講英國第二次 (1867) 政改.

上文提到英國在 1832 年進行了第一次政改, 但政改後仍然只有兩成成年男子可以投票, 選民基礎相當薄弱. (政改前只有一成) 上文亦提到當年政改的背景是有革命浪潮, 而該浪潮在政改後雖然暫時平息, 但數年後又趨活躍, 形成所謂的憲章運動 Chartist Movement. Chartists 主要是工人階級, 因為大部份資產階級已經在第一次政改後得到投票權. 而在貴族+地主+資產階級的維護下, 政改方案未能在國會獲得通過.

再講講當時的政治環境. 之前都講過, 政改前的英國國會選舉過程相當腐敗, 上層貴族跟大地主可以控制很多議席, 所以國會內的派系也是以個別上層貴族跟大地主為核心所組成. 即使意識形態上可以概括分為托利黨 Tories 同輝格黨 Whigs 兩種, 每派之內各有多個派系 factions , 而隨著派系頭頭跟其他派系頭頭的私人恩怨和權力糾葛影響, Tories 跟 Whigs 的兩黨體制非常鬆散, 跟現在我們看到的兩黨政治差天共地.


Duke of Newcastle. 1754-56; 1757-62 英國首相.
紐卡素公爵經常被認為是個庸碌無能之輩, 但他手下控制多個選區跟議席, 令他成為重量級政客.


William Pitt the elder. 1766-68 英國首相.
上文提到的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老爸.
儘管他跟 Newcastle 同被歸入 Whigs, 兩人長期關係惡劣, William Pitt 早年常常公開反對 Newcastle.
冷知識: 油麻地的碧街 Pitt Street 因他們兩父子命名.

可是 1832 政改之後, 選區遭到重新規劃, 選民人數也大增, 上層貴族跟大地主不能再像以前輕易控制議席分佈, 競選週期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政客特別是派系領導人需要親自"落區"向選民拉票, 需要好口才跟好政策的現代政客由此誕生. 而政黨內雖然仍派系林立, 但各派漸漸明白要打贏選戰, 好的黨內組織跟協調, 還有有力的政治明星不可或缺. 到了 1850 年代保守黨 Conservatives 跟自由黨 Liberals 對立的兩黨制開始成形. 要留意的是自由黨雖然比保守黨傾向改革, 但其實仍不是全力支持進一步政改的.


Robert Peel. 1834-35; 1841-46 英國首相.
他在政改後改革處於劣勢的保守派, 在 1841 大選中積極競選, 成功令保守派轉形.


The Viscount Palmerston. 1855-58; 1859-65 英國首相.
雖然是自由黨人, Palmerston 卻反對政改.
他在中國以策劃鴉片戰爭跟英法聯軍之役有名.

到了 1865 年, Viscount Palmerston 死後自由黨由改革派的 Gladstone 所掌控, 而保守黨則由 Gladstone 的死對頭 Disraeli 掌握. Gladstone 立即著手推動新的政改方案, 而由於政治環境改變, 民間的改革勢力也迅速發展, 公開支持新政改方案. 可是 Gladstone 的政改方案卻因為保守黨反對跟黨內保守派叛變而流產, 自由黨政府倒台. 民間改革派立即自倫敦中心的 Trafalgar Square 發動大規模示威, 矛頭直指保守黨. 民間改革派一個月後又在 Hyde Park 舉行更大規模的示威, 但被警方阻撓, 結果十多萬示威者以人海成功衝破警方防線進駐 Hyde Park, 事件震動全英. 之後示威浪潮一浪接一浪, 令兩大政黨都飽受困擾.

到了 1867 年, 保守黨的 Disraeli 為了避免 Gladstone 從政改中取利, 竟然自己主動提交一份新政改方案. Disraeli 說服保守黨人支持政改的理據竟然是: 他預測政改後政治環境將會改變, 而大堆新增選民將支持保守黨. 而當這份保守黨政改方案提交時, 今次輪到自由黨內的改革派叛變投下贊成票, 令政改獲得通過. 最後, 令人更驚訝的是, 這份政改方案因為要爭取自由黨人叛變, 竟然比之前 Gladstone 的方案還要改革得更全面.


Benjamin Disraeli. 1868; 1874-80 英國首相.
為了打敗死對頭 Gladstone, 身為保守黨人的 Disraeli 竟然主動推出政改方案.
冷知識: Disraeli 是唯一有猶太人血統的英國首相.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68-74; 1880-85; 1886; 1892-94 英國首相.
曾任4屆首相的 Gladstone 在英國政治史上舉足輕重.


The Marquess of Salisbury. 1885-86; 1886-92; 1895-1902 英國首相.
他在 Disraeli 1881 年死後領導保守黨繼續跟 Gladstone 對抗. 三人壟斷了英國政壇三十幾年.
他也是最後一位國會議席來自上議院的首相.
冷知識: 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因他命名.

那到底 Disraeli 的如意算盤打不打得響呢? 在政改後舉行的 1868 年大選, 自由黨再次勝出. 可是如果仔細看兩黨得票, 自由黨的得票率其實比之前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 1868 的勝選其實只是延續之前的紀錄; 新增選民並未明顯倒向任何一黨. 之後 Disraeli 繼續保持保守黨改革形象, 可是強調的不是政治改革而是福利改革, 終於在 1874 年大選中反勝自由黨. Disraeli 早就關注貧富懸殊問題, 提出了著名的 "兩國論": "Two nations between whom there is no intercourse and no sympathy; who are as ignorant of each other's habi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if they were dwellers in different zones, or inhabitants of different planets: the rich and the poor." Disraeli 跟後繼的 Salisbury 在任內都推動多項福利改革, 如針對房屋和衛生等的改革, 成功爭取選票跟自由黨抗衡.



今次例子又告訴我們甚麼呢? 首先, 要推動政改, 人民的力量固然重要, 但現在政治環境上的策略性考量也很重要. Disraeli 為了抗衡死對頭 Gladstone, 竟然180度改變立場並推動一個更激進的政改方案, 反將了 Gladstone 一軍. 而 Disraeli 用以說服黨友的理據--改革後保守黨仍可勝出--無疑是一個促成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後, Disraeli 跟之後的 Salisbury 為了保住政權推行社會福利改革, 也顯示了民主選舉對保守派的影響力. 為了保住政權, 他們需要向民眾有個交代. 在這裡, 選民的質素就很重要. 英國選民最後肯投票給保守黨, 不是因為甚麼"奴性重"或"權威性人格"云云, 而是因為保守黨的確有做出對民眾有益的政策. 選民對政客的要求高, 令保守派不能馬虎了事. 即使保守派不是"真心"為人民服務, 選舉的壓力也會令他們最少要肯在表面上為人民服務. (事實上, 有多少政客是"真心"真的很值得相確) 相反, 如果選民能輕易被甚麼叉燒飯和蛇宴打動就投票, 那即使有沒有民主結果都只會是"杯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