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

關於英國革命 II : 17世紀至今的英國政治發展

繼續英國革命的話題.

話說上回講到被處死的查理一世 Charles I 的兒子回到英格蘭繼承王位, 是為查理二世 Charles II. Charles II 其實跟父親一樣都是君權神授論者, 但礙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敢太囂張, 總算順利做國王做了廿年. 可是 Charles II 死時還是沒有繼承人, 王位於是傳到他弟弟詹姆士二世 James II.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 Charles II 有超過十個孩子, 不過全都是跟情婦所生的, 他跟王后沒有孩子, 所以全部不符合資格做繼承人. (不過他對這些孩子倒不錯, 其中六個男孩獲封公爵.)


James II, 1685-1688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他的天主教徒身份令已經改宗新教的英國決定要推翻他.

James II 也是王權至上者, 而且還是公開的天主教徒, 令他跟新教的國會關係急劇轉壞. 終於在 1688 年, James II 生下第一個男子嗣, 並決定要他信奉天主教, 令國會的不安達到最高點. 國會於是秘密去信 James II 嫁了去荷蘭的大女兒 Mary (新教徒), 要求她跟老公荷蘭總督 William (也是新教徒) 回國繼承王位. Mary & William 兩夫婦於是在同年底率領荷蘭軍登陸英格蘭並向倫敦進發. 英格蘭以國會為首的各方勢力迅速倒戈, 逼使 James II 逃亡法國. Mary 跟 William 獲國會承認為英王, 即位後稱瑪麗二世 Mary II 和威廉三世 William III. 史稱光榮革命 Glorious Revolution. 光榮在沒有流血, 而革命在成功推翻國王.


Mary II, 1689-1894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
在英格蘭國會策動下, 她跟老公推翻了父親 James II.


William III, 1650-1702 奧倫治親王 (荷蘭爵位); 1672-1702 荷蘭執政; 1689-1702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國王.
他跟老婆推翻了外父 James II. 由於他本身是荷蘭貴族, 這段期間英荷組成了同盟.

留意 Mary & William 兩夫婦均有國王身份, 即英國當時同時有兩個國王. 這是因為雖然法律上 Mary 才有血緣是繼承人, 但她靠著老公才成功奪位, 所以特地安排讓 William 也有國王銜頭. 另外, 兩人是在國會支持下才順利上位, 也令他們即位後非常重視跟國會的關係. 國會主導了今次推翻國王的行動, 繼上次處死 Charles I 之後再次證明了國會在英國的勢力牢不可破. 國王跟國會之間的權力分配越來越傾向國會一方了.

至此兩次英國的革命性事件都講過了, 可以看得出英國的確有過革命發生, 以後國會主導政改的根源也在此. 不過故事還未講完.

卻說 Mary & William 雖然順利即位了, 但他們又是沒有子嗣. 兩人死後由 Mary 的妹妹 (James II 的二女) 安妮 Anne 繼位. Anne 性格軟弱, 政事都靠親信負責, 令國王權力繼續被削弱. Anne 努力想生下子嗣, 但又是不成功. 這就造成一個大難題: James II 的天主教徒兒子一直在圖謀待 Anne 死後根據血緣關係回國繼位. 可是國會又不肯讓天主教徒繼位. 於是國會就很努力在尋找其他有血緣關係的新教徒人士.


Anne, 1702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女王; 1707-14 大不列顛+愛爾蘭女王.
由於 Anne 也沒有孩子, 國會要找來新教徒親戚繼位.

終於, 他們看上了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亞 Sophia, Electress of Hanover. Sophia 的母親的父親是 James I, 是 Anne 的表親. 她老公 Elector of Hanover 是神聖羅馬帝國 Holy Roman Empire 內的高級貴族, 國境相當於現在德國的下薩克森州 State of Lower Saxony, 也令她有一定政治實力.

英國國會為了確保王位傳給 Sophia 而不是 James II 的天主教徒兒子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更改國法, 訂明王位必須由新教徒繼承, 讓 Sophia 成位順位第一的王位繼承人. 其次, 為確保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時承認此項改變, 將兩國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可是 Sophia 比 Anne 早死, 她兒子漢諾威選帝侯喬治 George, Elector of Hanover 於是成了英國王位繼承人. Anne 死後, George 從德國來到英國, 正式即位為英國國王. 喬治一世 George I 身兼大不列顛王國, 愛爾蘭國王, 漢諾威選帝侯三重身份.


Sophia, 漢諾威選帝侯夫人.
她是跟 Anne 血緣最接近的新教徒貴族. 在國會計劃下成為了王位繼承人.


George I, 1698-1727 漢諾威選帝侯; 1714-1727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好了, 這麼一來國會的最大憂慮--宗教--總算解決了. 可是新問題又來了, 而且還是個頗大的問題, 那就是, George I 不會講英文! George I 出生在德國, 而且要到長大後才獲知要繼承英國王位, 所以他根本沒學英文! 另一個也令英國國會傷腦筋的是, George I 心繫家國, 但那個家國不是英國而是漢諾威, 所以他對英國政事根本沒興趣, 也沒甚麼打算學好英文(反正當年法文德文也很夠用). 所以 George I 一到英國後就馬上跟國會要員商量對策. 結果他委託了幾位要員處理英國政事, 自己則主要主持外交事務. 由於 George I 的個人因素, 國王在英國的權力更加下降, 相對地國會的重要日升.


Robert Walpole, The Earl of Orford
他被視為英國第一位"首相".

另外, George I 後期的重臣沃波爾 Robert Walpole, The Earl of Orford 普遍被認為是英國史上第一個實際的 (de facto) 首相 Prime Minister. 這是因為雖然當年沒有"首相"這個頭銜, 但 Walpole 對國王還有內閣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故被現代學者認為他是第一個首相.


George II, 1727-1760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漢諾威選帝侯.

George I 死後繼位的是喬治二世 George II. 雖然 George II 的英文比父親好, 但他還是比較喜歡漢諾威多過英國, 畢竟他也是在那邊出生. (George II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中親自率領英軍救援遭法軍攻擊的漢諾威, 成為最後一位親自踏足戰場的英王.) 結果英國國王權力進一步下降, 而"首相"制也逐漸成形.


George III, 1760-1800 大不列顛+愛爾蘭國王; 1801-182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1760-1806 漢諾威選帝侯; 1814-1820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II 一做就做了 60 年國王. 雖然早年表現對政事的興趣, 但晚年因為患上精神病權力再次倒向內閣和國會.

由於兒子早死, George II 死後由孫子喬治三世 George III 即位. George III 統治英國 60 年, 任內發生多件歷史大事. 首先是 1775~1783 年的美國獨立戰爭. 這是多年來英國首次面對的海外挫敗. 其次是 1789~1815 的法國大革命跟拿破崙戰爭. 在 1801 年, 為確保愛爾蘭不受革命影響, 大不列顛跟愛爾蘭合併成聯合王國, 英國直接管治愛爾蘭. 而在 1806 年漢諾威被拿破崙攻佔, 神聖羅馬帝國解散, 要到 1814 拿破崙被打敗後才重新成立漢諾威王國.

相比他祖父跟曾祖父, 在英國出生的 George III 對政事熱心得多, 王權稍為回升. George III 在這方面最大的成就是逼使他討厭的諾斯 North 和福克斯 Fox 下台, 扶持小皮特 Pitt the Younger 上台. 雖然不能直接蓋過國會, 但手握貴族任命大權的 George III 成功威脅國會支持 Pitt the Younger, 令這個原本外界一致看衰的 24 歲小伙子做首相一做就做了 18 年. 雖然王權一度回升, 但 George III 晚年受精神病困擾, 令權力又再倒向內閣和國會.


George IV, 1820-3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II 死後即位的是兒子喬治四世 George IV. George IV 並不是個受歡迎的人, 加上政事至今已長期由內閣跟國會控制, 國王已經不太能實際地影響政事.


William IV, 1830-37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漢諾威國王.

George IV 沒有子嗣, 由弟弟威廉四世 William IV 繼承. 由於他哥哥沒有子嗣, William IV 主要精力投放了在生出子嗣, 但他也失敗了. 第一次政改 (1832) 就是在這時候通過. 隨著政改逐步落實, 國王能影響政事的手段也越來越少了.


Victoria, 1837-1901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接著繼位的是大家都聽過的維多利亞 Victoria, 她是 William IV 的弟弟的女兒. (*漢諾威法律不承認女王, 所以由別的親戚繼承了) 英國殖民地在她任內迅速擴張, 成為"日不落帝國". 第二 (1867) 跟第三次 (1884) 政改也通過了, 英國過半男子有投票權. 民主政制基本成形. 之後的國王都基本上不太干預政治. (但不代表他們不關心, 只是他們都不能直接影響內閣跟國會)

反正只剩幾個就順便貼貼剩下的圖.


Edward VII, 1901-10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在他任內, 英國受到德國崛起的威脅而放棄孤立政策, 跟法國結盟並積極擴軍.


George V, 1910-27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1927-36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一戰爆發. 王室將名號改為溫莎 Windsor (還記得他們本來是德國人嗎?)


Edward VIII, 1936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最有名的是 "不愛江山愛美人". 他想跟一名離婚婦人結婚, 但因為這樣會有失國體遭到舉國反對, 最終自行退位.


George VI, 1936-52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
他本來以為哥哥會繼續當國王, 結果意外地被推上王位.
二戰爆發. 英國殖民帝國迅速瓦解, 英聯邦成立.


Elizabeth II, 1952-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香港人口中的"事頭婆", 也是現在英國絕大部份人生命中唯一經歷過的英國國王.
預定在 2012 年舉行登基 60 週年的慶祝禮.
如果她活到 2015 年就會超越 Victoria 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英國國王.



總結: 英國 17 世紀的兩次"革命"對英國政治發展有深遠影響--國會表現出可以推翻國王的實力. 而由於之後部份國王的個人因素影響, 國王的權力也一直在相對內閣跟國會而下降. 如果這方面看, 英國可是很早就開始"民主化", 而其影響也一直被傳承至今. 當然, 英國內閣跟國會不但有權力, 也有各種有效率地運用權力的機制也很重要, 不然不但可能會被國王反擊, 也可能危及英國在海外發動戰爭和殖民的效率. 毫無疑問, 英國的政治發展史的確是非常獨特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