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無 Budget 無政府

今次事件頗特殊, 稍為短評一下.

政府臨時預算案被否決, 惹來政府會否因為程序問題沒錢開工的疑問. 這其實不是沒有先例, 但當然我又是在引外國的.

1995 年美國, 當時總統克林頓 Bill Clinton 因為大搞各種改革而民望下跌, 令共和黨在國會選舉中勝出. 共和黨眾議院領袖 (兼議長) 金里奇 Newt Gingrich 就跟克林頓搞全面抗爭, 連政府預算案都不接受, 而克林頓也"企硬"不妥協, 結果沒有預算案成立, 政府陷入了程序上的財政危機. 由於這個關係, 政府部門竟然陸續開始關門休假, 人民怨聲載道, 克林頓跟金里奇也互相攻擊對方才是原兇. 這無疑是兩人之間的一場政治 "show hand" 式豪賭, 因為不惜政府關門大吉影響大眾生活也要"企硬"的做法萬一反噬後果必然嚴重. 結果金里奇因處理不當賭輸了, 克林頓反而民望反彈, 成功逼使其他共和黨員協商折衷方案, 還在次年 (1996) 的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

這事例對香港有甚麼啟示? 首先, 雖然美國當年的爭端同樣來自兩派角力, 但現時香港的立法會並不是由"反對派"控制; 今次的事件只是因為很多建制派上京開會 "班馬" 失敗而造成政府 "失了預算" (語帶雙關喔), 如果議會回復正常這件事情就可以解決. 但另一方面, 政府+建制派會否將事件變成跟泛民之間的 "政治 show hand" 才是更重要. 而如果事情真的演變成這樣, 實在很難說誰贏面較大. 政府跟建制派雖然威信不足, 但派了六千元爭取民心, 而且程序上今次的確是由泛民否決引起, 政府要拼的話不是完全沒支持. 泛民雖然一般支持度較高, 但六千元派不派還有新移民考慮, 都令泛民有潛在弱點, 並非完全處於優勢. 除此之外, 即使最後問題解決了, 有個新的臨時撥款出來, "三輸"的機會還是很高: 政府短期的行政混亂, 政客因製造亂局民望下挫, 還有市民更加明白"垃圾會"的確是"垃圾會". 至於"三贏"? 我真是想爆頭都想不出怎樣可以"三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