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歐洲議會選舉

歐洲議會選舉今個週末舉行,由全歐盟28個成員國的選民直接普選產生。歐洲議會是歐盟的立法機關,而歐盟法律的層次凌駕於28個成員國的國內法律 (如英國的法律不可抵觸歐盟法律,英國法院的決定亦可被歐盟法院推翻),權力這麼大,這場選舉理應在歐洲各地受到很大重視。但實情是很多歐洲人都視歐洲議會和這場選舉為鬧劇,民調顯示投票率將會很低,而且很多反對歐盟的政客會當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這是因為歐洲議會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先天不足:歐盟的權力架構

雖然歐洲議會這個名堂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它的角色是很被動和受限制的。歐盟在決策方面有四大機關 :

歐洲理事會 (European Council):由各成員國首長組成的特別會議。雖然歐盟條約無講明其權限,但大家都知道這才是歐盟真正的決策機關,因為其他機構的成員都要聽從這批首長們的指令。平常新聞說歐盟開會,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 等巨頭決定怎樣,就是講這個。現任主席為「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他只負責主持會議和代表會議,並非話事人。

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的行政機關,負責將歐盟的決定付諸實行,也會撰寫政策建議和報告,對決策有一定影響力。成員由各國提名,議會通過。現任主席「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副主席兼外交代表「阿什頓」Catherine Ashton。這兩人經常作為歐盟代表在新聞出現,但此兩人的角色是執行,要聽從巨頭們的指示。

歐盟理事會 / 歐盟部長級會議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 Council of Ministers):由各成員國政府部長組成的會議,負責代表各國政府為政策和法案定下細節。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決定是否採納歐盟委員會或歐盟理事會提出的政策和法案。也負責選出歐盟委員會成員。

簡單概括,歐洲議是會無權自行草擬法案的,只負責最後把關工作,其實際權限是嚴重受制於另外三個機構。從另一個角度看,這4者當中只有歐洲議會是直選產生,其餘3者都是間接選舉產生,而偏偏歐洲議會權力最小。也就是說,在歐盟的決策過程中,直選產生的民意代表的影響力,遠遜各國政府間舉行的高峰會議。除了政治架構外,實際政治操作方面也有諸多問題。

後天失調:歐盟政客的定位問題

歐洲議會議員,簡稱 MEP (member of european parliament),議會工作是按各歐盟政黨的議員數目決定。現時歐洲議會的主要政黨或會派如下:

EPP or European People's Party (中右、主流保守派) 274席
S&D or Progressive Alliance of Socialists and Democrats (中左、社民派) 195席
ALDE or Alliance of Liberals and Democrats for Europe (中右、自由派) 85席
Greens–EFA or The Greens–European Free Alliance (中左、環保派) 58席
ECR or European Conservatives and Reformists (中右、非主流保守派) 56席
GUE-NGL or European United Left–Nordic Green Left (極左、共產黨) 35 席
EFD or Europe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主流疑歐派) 33席
其他 30 席

這些歐盟政黨,本身又是個聯盟,由各國政治理念相近的政黨組成。例如社民派 S&D,成員包括德國社民黨 SPD、英國工黨 Labour、法國社會黨 PS、西班牙工黨 PSOE 等。保守派則分為主流派的 EPP (德國基民黨 CDU/CSU 等) 和非主流派的 ECR (英國保守黨 Conservatives 等)。

MEP 們是在歐洲議會選舉日,循各國組成的選區選出的,而他們是頂著自國政黨的名牌參選。於是 MEP 就有著雙重身份:他是某國政黨的黨員,同時又是歐盟政黨的成員;他要代表本國的選民,又要審議全歐洲的事務。問題來了。萬一這兩個身份有衝突時,他們要怎麼辦?是聽本國的利益?還是全歐盟的利益?聽本國政黨的指示?還是歐盟政黨的指示?

所以整個歐洲議會選舉,都有矛盾:選民投票時,應該考慮國內還是歐盟的政治形勢呢?實情是,很多人連自國政治都未搞清了,更不用說整個歐盟的政治形勢啦。於是選民期望和民代工作之間會出現落差。

其他3個決策機關也有這個問題存在。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是由各國政府組成,而這些政府是由國內選舉產生,選民選他們時是基於他們的國內政策,在歐盟的表現很少會成為決定性因素,於是他們在歐盟層面的決策亦不用考慮太多民意。至於歐盟委員會更是不可能反對歐盟,畢竟這個機構是因歐盟才會存在。

這些落差令歐盟的政策往往脫離民情,特別是近年,將東歐國家納入歐盟,不斷擴大歐盟權力,強逼各國行緊縮政策,開放勞動市場和移民等等。又例如2005年,法國和荷蘭就歐盟「新憲法」舉行公投,兩國人民都明確地否決擴大歐盟權力,不少其他國家民調亦是反對者較多。但各國政府之後就制訂一個舊酒新瓶的歐盟「新條約」,並快速通過它,因為是「條約」而非「憲法」的話就不用公投,不用怕被人民否決。

歐盟因此被批評是從根本上有著「民主不足」或「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 的問題,即他表面上有民主成份,實際民意卻難以上達和打動決策,即是一個寫著「民主」字樣的黑箱。

歐洲議會選舉形勢對「疑歐派」有利

「疑歐派」(eurosceptics) 是對反歐盟政黨的統稱,他們可以有不同的反對程度,包括反歐元、反緊縮、反歐盟擴權、反歐盟個別政策、直接要求自國脫離歐盟......等等。而歐洲議會選舉的形勢,有幾方面都會對這些激進、非主流的疑歐派有利:

歐洲議會選舉往往是「疑歐派」造勢的時機:國政選舉較少觸及歐盟政情,但歐洲議會選舉的話,選民就會有較大需要關心歐盟政情。主流政黨因為知道歐盟不受歡迎,通常不會怎麼宣傳自己在歐盟方面的政績,倒是疑歐派可以盡情猛攻。

歐洲議會選舉並非國政選舉,選舉結果不會影響自國政府組成,選民可以放心投給非主流、激進政黨。同時,歐洲議會選舉往往是中期選舉,即在本國政府任期的中間舉行,這通常是主流政黨民望處於較低水平的時候。

一般來說,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率會較國政選舉為低,不關心歐盟政治的人未必會如常投票,倒是反歐盟的選民有較大動力投票。綜合這幾點,都會令疑歐派的支持度相對提高。

而且歐洲議會選舉規定要使用比例代表制,這對小黨、激進派有利,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這些國政選舉是採用單議席制的國家。在英法,疑歐派很難進入自國國會,入選歐洲議會則容易得多。

比較數字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率較國政選舉為低,我們可以看一些數字:

2010 May UK parliamentary election 65%
2009 June UK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34%

2009 Sept Germany parliamentary election: 70.8%
2009 June Germany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43.3%

2009 Sept Portugal parliamentary election: 59.7%
2009 June Portugal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36.8%

可以看到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普遍較國政選舉低兩至三成。上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整體投票率只有約四成,在部份國家更是低過三成。

至於疑歐派支持度會相對提高,我們可以看看英國例子:

2010 UK parliamentary election:
Con 36.1%
Lab 29.0%
LibDem 23.0%
UKIP 3.1%
BNP 1.9%
Greens 0.9%

2009 UK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Con 27.9%
UKIP 16.6%
Lab 15.8%
LibDem 13.8%
Green 8.1%
BNP 6.3%

歐洲議會選舉相比國政選舉,保守黨和工黨的支持度明顯較低,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 UKIP 則大幅增加。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兩場選舉是在不同時間舉行,可能民情有了轉變,未必適合直接比較。那我們來比較一下英國今個月初,由同一個民調機構,在同一時間做,針對國政和歐盟選舉的民調:

UK Parliament (30 Apr–1 May YouGov/The Sun)
Lab 36%
Con 33%
UKIP 14%
LibDem 10%
Others 7%

European Parliament (30 Apr-1 May YouGov/The Sun)
Lab 30%
UKIP 27%
Con 22%
LibDem 9%
Others 13%

工黨和保守黨的支持度,在問及歐洲議會選舉時少了17%,UKIP 則多了13%。

UK Parliament (1–2 May YouGov/Sunday Times)
Lab 36%
Con 33%
UKIP 15%
LibDem 9%
Others 7%

European Parliament (1-2 May YouGov/Sunday Times)
UKIP 29%
Lab 28%
Con 22%
LibDem 7%
Others 14%

工黨和保守黨的支持度少了19%,UKIP 則多了14%,甚至超越工黨成了支持度最高的政黨!

疑歐派將成最大黨?

事實上,今次歐洲議會選舉中最詭異,也令主流派最尷尬的正是,多國民調都顯示疑歐派會成為國大支持度最高的政黨!

在英國,由 Nigel Farage 領導的 UKIP 在多個民調中排第一 ,此黨主張英國脫離歐盟。工黨第二、保守黨第三、自民黨第四。(如果將保守黨也視為 eurosceptic,那疑歐派在英國毫無疑問會大勝。)

在荷蘭,反移民、反回教、反歐盟、被指是極右和挑起族群矛頭的爭議政客 Geert Wilders 和他的 PVV 在民調中也排第一。(Geert Wilders 被多個國家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不准入境。)

在希臘,反對接受歐盟要求的緊縮政策的 Alexis Tsipras 和他的 SYRIZA 黨也有機會成為第一大黨 (雖然他支持繼續留在歐盟內)。被指是極右排外法西斯的 Golden Dawn 預料也會取得不少選票。

在意大利,由瘋狂政客 Beppe Grillo 領導的 M5S 將會成為第二大黨,低於現任總理 Matteo Renzi 的 PD,但會超越前總理 Silvio Berlusconi 的 FI。M5S 同樣反歐元和反對緊縮政策。

歐盟兩巨頭之一的德國方面,反對使用歐元,要求用回德國馬克的 AfD 黨在民調中有超過5%支持度,足以進入歐洲議會。雖然這個比率不高,但這將是向來都極為支持歐盟的德國,首次選出擺明車馬的疑歐派政黨,不可以小看其意義。

至於另一巨頭法國,主張不再使用歐元,並且停止多項跟歐盟合作 (如移民政策方面),同樣被指是極右的 Marine Le Pen 和她的 FN 在多個民調中排第一,略高於 UMP,即前總統 Nicolas Sarkozy 所屬的中間偏右政黨。作為歐盟兩巨頭之一,若果由疑歐派勝出,那將是極大的諷刺。

話雖如此,整體來說主流派,即支持歐盟的一方,預計仍會保有超過7成議席。疑歐派議席的增加,主要是在心理上造成震撼,不能在實際上癱瘓歐盟運作。而且不要忘了疑歐派之間也有不同,例如英國 UKIP 就指責荷蘭 PVV 種族歧視,希臘 SYRIZA 則只反對緊縮政策,他們很難聯成一線。

有認為,今次選舉疑歐派支持度上升,跟各國經濟狀況差,民怨日深有關。這當然是有關,但民眾對歐盟的質疑確實越來越多,在今次經濟轉差前已經存在,而且今次經濟轉差亦暴露了歐盟制度上很多方面的缺點。如果認為經濟好轉,人民就會自動變回支持歐盟,未免是太天真。特別是,人們都對歐盟掌握這麼大權力,卻有「民主不足」或「民主赤字」而反感。面對民情反彈,主流派實在有需要檢討他們治下的歐盟是否需要做點甚麼,贏回民眾支持和尊重。

假戲真做的歐盟委員會主席

歐盟除了選出新一屆議會,也要選出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內閣。各個歐盟政黨就說要民主化,各自推出歐盟委員主席候選人,說最大黨派的候選人應該成為新主席,還打鑼打鼓人造勢,舉行候選人辯論。可是很多分析都相信,今次選舉不會有一個歐盟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那誰能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始終是要再商討。而且歐洲理事會是不會讓自己的權力被間接削弱,巨頭們仍是會介入並且篩選最終人選。所以,這個主席之爭終究只是一個偽議題。

真戲又好假戲又好,我們且看有哪些「候選人」:

Jean-Claude Juncker (EPP、中右、保守派)
59歲,盧森堡人,89年出任盧森堡財相,95年出任盧森堡首相,05年出任歐元區財長會議主席,13年卸任。

Martin Schulz (S&D、中左、社民派)
58歲,德國人,04-12年出任 S&D 代表,12年出任歐洲議會議長至今。

Guy Verhofstadt (ALDE、中右、自由派)
61歲,比利時人,99-08年出任比利時首相,09年出任 ALDE 代表至今。

Ska Keller & José Bové (男女各一) (Greens–EFA、中左、環保派)
Ska Keller,女,32歲,德國人,09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José Bové,60歲,法國人,農民出身,極左社運人士,在法國以帶領反對全球經濟自由化的示威聞名,09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Alexis Tsipras (EUL–NGL、極左、共產黨等)
39歲,希臘人,希臘最大反對黨和極左政黨 SYRIZA 代表。

暫時來看應是 Jean-Claude Juncker 有最大優勢。他曾任盧森堡首相長達18年,在歐洲政界有廣大人脈,在歐盟中有極大發言力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是他的盟友,加上他的本國盧森堡可平衡新舊大小成員國利益,只要 EPP 取得最多議席,應該能輕易獲足夠支持當選主席。

其餘候選人中,只有 Martin Schulz 有機會跟 Juncker 爭。民調顯示 S&D 的議席數目有機會追上 EPP,加上他是現任歐洲議會議長,人脈應該不會比 Juncker 差很多。缺點是基於政治立場默克爾未必支持他 (默克爾右 Schulz 左),其他國家亦未必希望由一位德國人上台,畢竟德國本身已經有很大影響力。

傳媒也有流傳說,歐洲理事會的巨頭心目中另有人選,可能會自行欽點。若是最終真是靠欽點,連戲都不做,那就只能說,難怪這麼多人覺得歐盟是黑箱作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