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聽中共話有普選?

中共對香港行政長官全面「落閘」,人大常委會宣布各種限制,確保選舉只會選出愛國愛黨......應該說愛國愛港人士。那些愛國愛黨......愛國愛港人士就說,變成這樣,都是香港民主派太激進,不肯聽中共話的錯,令中共不放心讓香港自己選舉。真是如此嗎?

講「聽話」,澳門人比香港人聽話得多了,他們有普選嗎?剛剛舉行的澳門行政長官選舉,依然由選委會選出特首,而且只有一人參選,所謂的投票只是做樣子。澳門立法會現時33名立法會議員中,只有14個是直選,即4成,剩下12人是間接選舉產生,還有7人是委任的。聽話、不抗爭,真的有民主有普選?

香港親中派說,民主派的主張如公民提名太激進,中央不可能放行。但事實是很多學者、溫和民主派、甚至溫和親中派都有提出過沒有公民提名,集中改革提名委員會的方案。其實,要符合雙方條件,即民主派只要求參選,而中央則不讓不屬意的人當選特首,方法多的是。例如只准有回鄉證的人參選、設機制讓中央可拒絕任命不適合者、設機制讓中央可事先表態誰人是他不會任命、設機制讓中央可見情況不妥就罷免特首職務、以泛民如果當選就通過23條作條件交換......等等,都有人提出過,但中共完全沒有表態甚至暗示支持。現在公布的方案,完全沒有溫和派的元素,總之就是強硬到底。

即使不談公民提名,都是沒用。18學者、13學者、「溫和民主派」方案、「溫和親中派」聯署、湯X驊、陳X毅、何X生、胡X清、曾X成......的意見,中共都是一點兒都沒採納。這件事告訴我們,即使是香港親中派,在中共眼中都是零,是 nothing。

有些人說,2010年時中共都有讓步啦,但我們要仔細看清楚他當時讓了幾多?加幾個議席,其實對立法會勢力分布影響不大,現時立法會仍是親中派過半,甚至離三分二只有一點兒。

但特首寶座不同。中共已經講過很多次,要確保選舉是安全,有親中派甚至明言「選舉要一早知道結果」。萬一特首被「外人」當選,中共在香港洗多少黑錢、支付親中派多少維穩費、有多少利益輸送、保誰不保誰的政治任務、不准多少民運人士異見份子來港等等,一不小心就會曝光,那當然「選舉要一早知道結果」啦。不要講特首了,連廣播處長,中共都不放心,要空降隻棋子去做了,何況是特首寶座?

今次「人大方案」的成份,如愛國愛港、提委會要有四大界別、過半數,在政界和傳媒中早已流傳。我們可以看回一年半前,共幹喬曉陽在深圳跟親中派議員會面時的講話。

喬曉陽在香港立法會議員座談會講話 (24-3-2013、中聯辦網站)
http://www.locpg.hk/shouyexinwen/201303/t20130327_7135.asp

「能不能允许与中央政府对抗的人担任行政长官,这是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能允许与中央对抗的人担任行政长官,这是设计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方案的一条底线。」

基本法甚麼的只是藉口,總之要確保跟中央對抗的人當不上特首。

「爱国爱港是一种正面的表述,如果从反面讲,最主要的内涵就是管理香港的人不能是与中央对抗的人,再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不能是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改变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井水不犯河水。」

「说爱国爱港,他们说谁不是爱国爱港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爱国爱港的。我现在的说法是不能是与中央对抗的人,这个面就很窄了。」

講白了,愛國愛港是假要求,聽中央的話才是真要求。然後,提委會的作用就是篩選。

「有人认为,广大香港居民是爱国爱港的,要相信不会选出这样的人当行政长官......即便香港有人愿意承受与中央对抗的人担任行政长官的这种风险,站在国家的角度,站在维护根本宗旨的角度,站在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角度,也不能承受这个风险。」

怎么判断谁是与中央对抗的人,是不是中央说了算?当然中央会有自己判断,但在普选行政长官时,首先是由提名委员会委员作出判断这些提名委员会委员都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相信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整理一下。中央在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底線,就是反抗中央的人不能當上特首。要怎麼阻止反抗中央的人當上特首?靠提名委員會將他們閘住、篩走。誰是反抗中央的人?會喊反對一黨專政、平反六四、釋放民運人士、建設民主中國之類口號的人。喬曉陽還講: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明确提名委员会可参照选举委员会组成,参照什么,主要就是参照选举委员会由四个界别组成的基本要素 」

「提名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机构,由它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是一种机构提名......因为选举委员会是委员个人提名,而提名委员会是整体提名,机构提名,所以才需要“民主程序”......甚么是‘民主’?国际社会对‘民主’的共识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喬曉陽當日的說話,跟今日人大宣佈的方案,一模一樣。中共的立場,過去一年來,一步都沒退讓過。仍然是那一句,不論你是甚麼派,給的是甚麼意見,在中共眼中都是零。因為在他面前,你根本沒 bargaining power。政府是他的,議會是他的,解放軍是他的,你能做甚麼?移民掛。癱瘓中環,我在倫敦見過不知幾多次地鐵罷工癱瘓全城啦,生活還不是繼續過。

優待商界還是藉機接管商界?

解決完民主派後,那些不一定聽話的香港商界人士,勢將成為中共下一個清洗對象。這不是危言聳聽,逐步接管的情況其實已經出現。金融界的議員,從本地名門出身的李國寶換成在中國銀行工作的吳亮星。體藝界議員,從又是名門出身的霍震霆,換成人大代表馬逢國。旅遊界的議員則是中旅社的姚思榮。未來中共勢將推出更多紅色背景人士,搶奪商界的議席,削弱本地商界的政治勢力,再行接管。反正這些香港商界「精英」都無政治知識,中央講甚麼就會做甚麼,中央說「欲變愛國、必先自宮」,相信他們都會自奄。

有人說,提委會維持商界議席是優秀商界。真的如此嗎?我覺得還要看將來實際操作。因為在過半要求下,商界議席的影響力可能是零。

現時提委會有四分一議席是商界議席,但當中不少是紅色資本控制,香港商界真正坐穩的議席只有五分一,泛民又有五分一,也就是說剩下五至六成的提委都是中共掌握的。中共絕對可以既篩走泛民,也篩走商界人選,讓所有候選人都是中共地下黨員。

例如上次選舉結果是這樣:
梁振英 689票 ○
唐英年 285票
何俊仁 76票

按人大方案舉行的提名可以是這樣:
梁振英 689票 ○ 
張志剛 689票 ○
邵善波 689票 ○
唐英年 285票
任志剛 285票
梁錦松 285票
何俊仁 76票
梁家傑 76票
何秀蘭 76票

均衡參與?Where?

事實上,過半要求跟均衡參與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因為過半要求是 winner-take-all,可以像上面,多數派將少數派完全排斥走,那何來均衡參與?低門檻,讓參選人只須一部份提委支持就可成為候選人,才是真正的均衡參與。所以商界有議席都可以是零參與的哦。不過,這種自奄方案,香港商界是會接受的。「有得奄,真係唔奄?」

又有人說,最後選民都是可以再投票,可以選一個沒那麼差的呀。梁振英張志剛、邵善波,我不懂分辨哪一個沒那麼差囉。

筆者7月時有文章講過,當年納粹黨其實未夠票操縱政府,但希特拉以「民主派無能」、「要社會和諧穩定」、「集中精神搞好經濟」等口號,說服了商界、教會、鄉紳等保守勢力支持,而希特拉得到權力後,就將他們全都鏟除,由納粹黨接管。歷史總是不斷重演。對了,納粹德國都是有選舉,選民能一人投一票的,只是候選人全都是納粹黨而已。

其實商界要發揮影響力,何須專門劃個議席?我就未聽過美國有「槍械界」、「猶太界」、「華爾街界」、「IT界」、「軍火界」、「藥廠界」、「摩門教界」......議席,但他們都可以透過政治獻金操弄議員。單是2012年時麻省一個參議院議席,民主黨候選人就花了4220萬,共和黨候選人亦花了2990萬,兩人加起來花了超過7200萬爭奪一個議席,還是美金哦。香港呢?某商人花幾百萬港元就已經買起一堆民主派議員。其實民主派這麼 cheap (價錢上),商界應該高興才是。請人參加愛國遊行,每人薪金300元,還要租巴士、買道具、治裝費,假設總支出要一人400元,請一萬人就已經花了400萬元了,不如用來買起「民主派」議員吧。

歐盟選出兩位新要員

歐盟高層今年大換屆,繼早前「歐盟委員會主席」由盧森堡前首相 Jean-Claude Juncker 當選,最新發展是「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分別由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和意大利外長 Federica Mogherini 出任。

為免上一段太多括號,英文官名在這裡一併介紹:
歐盟委員會主席 President of European Commission
歐洲理事會主席 President of European Council
歐盟外交高級代表 High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on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Security Policy

一般來說,歐盟選舉高層時,要平衡國家大小、男女平權、左右陣營、新舊加盟國、歐元與否等的考慮因素,以確保各種勢力都有代表。Donald Tusk 和 Federica Mogherini 的背景完全相反,但這樣正正可以平衡各方勢力的影響,是他們兩人雙雙當選的重要原因:Donald Tusk 屬右派、來自東歐、是位男性,Federica Mogherini 則屬左派、來自西歐、是位女性。

正如筆者以前文章所講,意大利總理 Matteo Renzi 因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不錯,在歐盟內的發言力上升。他過去2個月一直高調力捧下屬 Federica Mogherini 升任歐盟外交專員,希望為向來在歐盟內都相當影薄的意大利提高地位。當然,這就招來外界不少攻擊,能夠當選顯示 Matteo Renzi 在歐盟內的發言力得到重視,成功壓倒反對者。

外界攻擊 Federica Mogherini 些甚麼呢?主要是她經驗不足,和對俄羅斯立場不定。她今年2月才就任意大利外長,之前都是當議員,年紀亦偏小,才41歲 (雖然她上司 Matteo Renzi 更是只有39歲)。另外就是她近期針對烏克蘭危機都是發表一些偏溫和的言論,2個月前也訪問俄羅斯討論一些商貿合約。最後就是,另一個歐盟要職,歐洲央行行長,也是由意大利人 Mario Draghi 出任,Federica Mogherini 再當外交專員會破壞平衡。

Federica Mogherini (Wiki)
但這三點攻擊也遭到反駁:意大利過去在「貝佬」貝盧斯科尼治下就已經跟俄羅斯關係不錯 (貝佬跟普京的關係在私底下也很好),商貿談判這回事應是早就決定要做,不能全怪到 Federica Mogherini 個人身上。至於經驗不足這個講法也難證明是重要考慮因素,因為現任歐盟外交專員,英國的 Catherine Ashton,在就職前的外交經驗可是比 Federica Mogherini 更少:她以前在英國是從事工會和勞工福利工作,被工黨委任為上議院議員,2008年被白高敦政府推舉為歐盟貿易專員,2009年再當選歐盟外交專員。Catherine Ashton 能夠當選,同樣是因為她「左派陣營、來自西歐、是位女性」的條件符合各方要求,而且當時英國政府跟歐盟關係沒現在這麼差。 Federica Mogherini 至少也當了半年意大利外交部長,據報英語和法語不錯,外交經驗和能力不見得比 Catherine Ashton 弱。

換轉頭,立場溫和反而應該被視為是優點。因為歐盟內部本來就傾向和稀泥,凡事講共識,你早就有立場的話還跟其他成員國談甚麼?而且歐盟外交的大方向是由英法德等大國領導人決定,外交專員其實是收到 order 後執行,他或她不是決策者是執行者,個人不需要有固定立場,較為重要的是其實際工作能力,如語言能力、談判技巧、判斷力等等。據報德國法國等查核過 Federica Mogherini 就職後的工作表現,都認為她的能力不錯,加上歐洲政界新星意大利總理 Matteo Renzi 力銷,又符合各種背景要求 (左派+女性),終於成功當選。至於跟歐洲央行行長撞國家,歐洲央行是獨立運作,主事者是經濟人而非一般政客,難跟其他歐盟職位相比。

Donald Tusk (Wiki)
至於 Donald Tusk,雖然在之前不如 Federica Mogherini 般高調競逐,但現在看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Donald Tusk 自2007年當選波蘭總理,在金融海嘯期間領導波蘭渡過危機,根據IMF數據,波蘭在過去幾年經濟都持續增長 (雖然不高),沒有一年是衰退。Donald Tusk 在2011年成功連任,是波蘭脫離共產統治後的廿年來,第一位能夠連任的總理,也是任期最長的總理。其政績和能力可說是有目共睹。

之前盛傳最大機會當歐洲理事會主席的,是丹麥首相 Helle Thorning-Schmidt (即是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喪禮上,跟奧巴馬用手機自拍的那位女士)。她的問題是,個人條件跟 Federica Mogherini 全部一樣,「左派+西歐+女性」。既然 Federica Mogherini 當選了外交專員,Helle Thorning-Schmidt 就難以再做歐洲理事會主席。

相對地,波蘭是歐盟內帶頭支持烏克蘭新政府、譴責俄羅斯搞事的成員國。既然外交專員人選被批評對俄羅斯態度不明,那找一個對俄羅斯很強硬的人當歐洲理事會主席總可以了吧?不過跟外交專員一樣,歐洲理事會主席並非最終決策者,他當選不代表歐盟的對俄立場會突然變硬。

最後是一點私心問題。歐盟要員向來被視為是「筍工」,人工福利不錯,能夠藉機四處外訪,幫手的公務員質素又高,而且不用面對選舉壓力,超級穩定。波蘭明年就要再次大選,目前民調顯示 Donald Tusk 的民望不如前,稍為落後於另一位前總理 Jarosław Kaczyński,Donald Tusk 有機會落敗。乘機跳槽做歐盟主席當然是個明智選擇。

今次也是首次有東歐國家人員當選歐盟要職,這一點反而值得留意。東歐國家因加入歐盟時間較後,經濟實力亦較弱,以往在歐盟內的發言力不高。但受惠於經濟表現較佳,和有能的政府管治,波蘭近年在歐盟的發言力也持續上升,成為東歐國家的代言人,現在更拿下歐洲理事會主席寶座。加上早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反對 Jean-Claude Juncker 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作戰也是慘敗收場,顯示金融海嘯以來西歐經濟不景,的確令到歐盟內部權力格局出現變化,如法國聲勢大不如前,英國越走越遠,德國獨撐大局。Donald Tusk 當選,是因他個人條件好,還是會帶動其他東歐國家增加發言力呢?仍需觀察。

講到英國,Donald Tusk 已經表明不希望英國退出歐盟,將會幫助協調英國的更改條款要求,這對英國和歐盟來說當然都是好事。可是筆者在英國一些新聞網站上看到一些網民都是不理三七二十一,見他們是為歐盟工作,就先罵了 Donald Tusk 和 Federica Mogherini 一頓,儘管他們罵的內容很多是連 factually 都是錯的。選民這樣水平,難怪英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越來越不知道想怎,進退失據啦。

2014年8月26日

繼續亂講「國際標準」的梁振英

香港特首梁振英再次對著記者亂講「國際標準」。他在6月時已經講過一次,說其他國家都是只會讓本國國籍的人有投票權,今日又講一次。當時筆者都發表過短評,說明梁振英他本人和家人都居住了很多年的英國就是容許外國人投票。當時亦有不少網友表示很多其他歐洲國家都容許外國人投票。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331.html

「要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參選或投票,有兩大資格,一是是歐盟成員國的國民,二是符合身處的歐盟成員國當地的參選/投票資格,符合其中一項都可以參加選舉。例如要在英國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無論你是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國民,或者你是符合英國本身的選舉資格,都可以。

歐洲綠黨前黨魁 Daniel Cohn-Bendit,本身是德國人,但他卻曾經以法國綠黨 Europe Écologie – Les Verts 的名義,循法國的選區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著名政治學者,提出「單單制促成兩黨制、比例制促成多黨制」的 Maurice Duverger,是法國人,卻曾經以意大利共產黨 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 的名義,循意大利的選區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 Anita Pollack,她並非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的國民,而是澳洲人,卻成功當選歐洲議會議員。這是因為英國容許其他英聯邦成員國的國民參加選舉,所以即使 Anita Pollack 並非歐盟成員國的國民,但她符合了英國當地的選舉資格,於是也可以參加歐洲議會選舉。」

至於說香港特首「當選」後需要中央任命也不符合國際標準,這又是不知從何說起。英國並非聯邦制國家,而是單一制國家,北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等地的地區議會和地區政府,是中央通過立法「權力下放」devolution 所產生的,它們的權力是中央說有多少就有多少 (根據相關條例),英國中央政府有權修改條例將權力收回。但這無損這些地區自行選出名為「首席大臣」First Minister 的領導人,而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的首席大臣都需要英女王任命。

即使蘇格蘭選出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獨立、反抗中央、顛覆國家的「蘇格蘭民族黨」SNP 黨魁 Alex Salmond 當首席大臣,英女王都照樣要任命,中央政府亦不會取消其首席大臣資格。順帶一提即將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也是英國中央政府同意才能舉行的,因為相關條例沒有說明蘇格蘭地區政府可以自行舉行公投。

北愛爾蘭地區政府的「副首席大臣」deputy First Minister Martin McGuinness 也是來自多年來都主張北愛爾蘭脫離英國、加入南面愛爾蘭共和國的「新芬黨」Sinn Féin,此黨在南北愛爾蘭都有營運,Martin McGuinness 本人就參加了2011年的愛爾蘭總統選舉,取得了13.7%的 1st preference vote,當時他已經就任了北愛爾蘭副首席大臣。跨國參選,有甚麼問題?

外國人投票?中央任命地區政府首長?其實英國都有囉。不知道是否因為梁振英對民主、人權等議題都沒興趣,在英國待了這麼多年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2014年8月25日

議會制vs總統制:土耳其權力之爭

土耳其早前舉行史上首場一人一票總統直接選舉,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 勝選,引起外界憂慮他會像俄羅斯總統普京般走向獨裁。怪了,一人一票選舉,很民主嘛,能夠舉行即是土耳其很民主啦,有甚麼需要擔心的呢?一、埃爾多安近年施政手段轉趨強硬和獨裁。二、他明言會修憲擴大總統權力,令土耳其從議會制變成總統制或半總統制。三、學術上有意見認為總統制會較容易傾向獨裁統治。一人一票直選總統,難道會不是好事嗎?

Recep Tayyip Erdoğan (WIKI)
為何要分開總統和總理

先搞清楚一件事,埃爾多安現在做總理 (prime minister) 還是總統 (president)?因為很多人會混淆兩者。學術上,國家領導人的角色可以分為兩方面:「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 和「政府首長」(head of government),前者是指在名義和國際上代表國家的人,後者是指實際主理政府運作的人。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身兼兩個角色,但在英國,國家元首是英女王伊莉沙白二世,政府首長是首相卡梅倫,英女王只負責主持各類儀式和慶典,不干預政府運作。這些不干涉政府運作的國家元首又被稱為「虛位元首」(figurehead),以示他們只是掛名的領導人。

在土耳其,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政府首長,總統有名份無實權。埃爾多安自2003年出任土耳其總理至今,掌握實權,但他已做了3屆,黨內訂明不可再連任,於是改為競逐總統,並且希望修憲加強總統權力,令自己當總統後不是虛位,能繼續掌權。至於空出的總理職位 (埃爾多安不能身兼兩職,當選總統後要辭任總理),埃爾多安欽點親信 Ahmet Davutoğlu 接任,希望能透過此人繼續抓緊政府,在完成修憲前的空窗期也是不容有失。

儘管「總統」這個名銜一樣,內涵卻可以大不同。一般來說,身兼政府首長的總統,有政綱、要推政策、要說服立法機關通過政策和法案,不可能保持政治中立,不然他們怎麼向民眾解釋政府的立場呢?相反,虛位元首總統代表整個國家,不能偏向任何國內勢力,要保持政治中立,有爭議的議題盡量少碰,要講也是講一些「阿媽是女人」的一定正確的說話。

Abdullah Gül (WIKI)

土耳其去年爆發反對埃爾多安的示威潮,指責他行事獨裁、不理民意、過於偏向回教保守派。身為總理的埃爾多安不斷發表強硬言論,說不會向示威者、陰謀者和外部勢力妥協,但總統 Abdullah Gül 卻講些溫和言論降火,說示威者也有言論自由,又要求暫停引發示威的伊斯坦堡新發展計劃,表現出總理和總統定位上的差別 (雖然也有可能涉及兩人權鬥)。

另外由於修憲未完成,土耳其總統的定位仍是政治中立的,埃爾多安在當選總統後退出了原本所屬的 AK 黨 (但仍可令黨選出他欽點的繼任人)。跟土耳其類似,現任德國總統是無政黨背景,意大利、愛爾蘭和芬蘭總統在當選後退出原本的政黨,奧地利總統則暫停了黨籍。

作為虛位元首,總統和國王的更換次數,也往往較總理或首相少。正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國家元首代表整個國家,怎麼可以隨便換呢?在英國,很多人見過N次政權交替和換首相,但換來換去,英女王都是那一位。意大利是以換總理次數頻繁出了名,但總統更換次數就少得多,現任總統 Giorgio Napolitano 從2006年至今8年任內見證過5位總理。又例如日皇不像首相那樣經常發表講話,發生311海嘯時卻講話了,就予人一種「今次真的很大件事」的感覺。

代表國家和代表政府的人不同、前者政治中立後者有政黨背景、前者不常換後者經常換,也能加強黨國分開、現屆政府只代表一部份政黨和利益、政府更替無損國家整體利益的感覺。

領導人角色分家也可以解釋,為何君主制跟民主制有矛盾,英國、荷蘭、瑞典等地都仍然有國王或女王存在。正是因為他們安於當虛位元首,不干涉政事,維持政治中立,政府運作全權由民選政客出任,人民才容許他們繼續當國王。英國一些人既支持民主制又支持君主制,就會說,推倒了英女王,換來個民選政客,是否能確保他一樣當個稱職的虛位元首?選出個貝理雅之流的伊拉克屠夫代表國家怎麼辦?(明顯是保守黨人講的。) 英女王現時依然兼任澳洲和加拿大等地的國家元首,就是因為人們覺得,反正她都不干預政事,連正在鬧獨立的蘇格蘭都說,不排除獨立後繼續由英女王兼任國家元首。反過來,國王們不能當自己的地位是理所當然,要小心不要過了界線。早前西班牙老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讓位給兒子,其中一個考慮就是自己民望低,打擊了人民對君主制的信心。

希特拉向興登堡表現一副恭敬的樣子
可是既然這些總統和國王都沒權的,要他們來幹嘛呢?像埃爾多安主張那樣,將權力集中到總統身上,有甚麼問題呢?這是因為虛位元首雖然無權,但他們的道德高地和光環,能夠令人感覺他們才是地位最高的政治人物。總理或首相,亦通常要由總統或國王在儀式中任命,名義上低級過後者。「上面還有一個人」的印象,能夠給總理或首相構成潛在壓力,造成某種形式的權力制衡。

當年希特拉在1933年就任德國總理後,很快就通過各種法案擴大總理=自己的權力,但他之上還有一位總統「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希特拉表面上也要尊重他。次年興登堡逝世 (86歲),希特拉馬上宣佈不再另選總統,而是自己會成為德國「元首」Führer,可見希特拉的確在意自己名份上仍未是德國最高領導人這件事。

最近伊拉克大亂,總理 Nouri al-Maliki 被指是令局勢惡化的元凶,各方均要求他下台 (包括扶植他的美國和伊朗),但他仗著自己大權在握,堅拒下台。最終解決亂局,要靠總統 Fuad Masum 「一錘定音」,下令跟 Nouri al-Maliki 同黨的政客 Haider Al-Abadi 當新總理。

虛位元首另一個特性是要有自制能力。畢竟是最高領導人,難免會有人不甘於當花瓶,希望發揮影響力,所以當虛位元首,能否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非常關鍵。有些虛位元首即使擁有剩餘權力 (即憲法沒明文禁止他們做某些事),也會盡量不用。例如根據憲法,葡萄牙總統其實有不少權力,現屆總統 Aníbal Cavaco Silva 是天主教徒,國會提交墮胎法案時有權否決,但他最終還是簽署了。相反,即使你有權運用剩餘權力,真的用時也可能會被批評。

相對地,當國家元首和政府首長由同一人兼任,就沒有人再在其上了,是毫無疑問的最高領導人,如果外界 (如國會) 制衡力度有限,就會有變成獨裁者的危險。在拉丁美州,很多總統當選後會趨向獨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權力極大,能干預資源分配,以民粹政策收買人心,影響國會動態,憲法又容易被修改,外界難以制衡他們。美國則有很長的憲政歷史,頭幾位總統都立下不濫權的榜樣,國會、法院、州政府高度獨立總統難干預,民眾和傳媒也用心監察政府,令美國總統較難成為獨裁者。

埃爾多安以往多少要顧忌還有 Abdullah Gül 這個名義上的上頭存在,現在埃爾多安取而代之,任命親信接任空出的總理職位,國會又是 AK 黨佔過半數,他還加強對司法界干預,外界難以制衡他。埃爾多安當總統後是否能保持克制?他已經講明要擴大總統權力,不似會克制囉。

一人一票直選的反而不掌權?

接下來是選舉方法的問題。民主國家都是一人一票普選領導人的,是不是?我們要小心字眼,留意「普選」(universal suffrage) 不等同「直選」(direct election)。普選是講選舉權或被選權 (suffrage) 公平和廣泛 (universal),但並不代表所有職位都一定要由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選民選出一群民意代表,再由民意代表選出領導人的「間選」(indirect election),也可以是普選。

看回歐美主要民主國家,直選領導人並不普遍,甚至是少數。多數國家都是「議會制」(Parliamentary system),掌握實權的總理或首相由議會選出。而即使美國是「總統制」(Presidential system),權力中心的總統並非由國會選出,也是由選委會 (electoral college) 選出而非民眾直選。雖然這些都不是直選,卻並非假普選假民主,因為國會和選委會本身有普選,國會和選委會產生的首相、總理、總統等都有民意基礎和授權。

議會制國家基本上都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長分家,總統制則是總統身兼兩個角色,當然也有例外。南非的總統身兼兩個元首角色,卻是由議會選出。法國則是所謂「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 system),總統和總理的權力和定位會視乎選舉結果而可能有變。台灣理論上也是半總統制 (總統和行政院長之分)。

可是為什麼要由議會間選領導人呢?直選不會民主一點嗎?這是考慮到要確保施政順利,政府首長就要跟立法機關有良好關係,而確保兩者合作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將兩者綑綁在一起,由國會選出政府首長。如果政府首長和立法機關分開選出,可能會出現兩者由不同黨派掌握的情形,那就會像現在的美國一般,兩者互相對抗,政治爭拗經常陷入僵局。

例如以色列總理是國會選出,由於以色列政黨眾多,總理人選要經各黨協商合作才能產生。1996年以色列引入直選總理,試圖「民主化」,卻因總理人選已經定了,各政黨被迫遷就這個人選,反而變得乏靈活性,政府運作更加困難。結果以色列在2003年取消直選總理,改回由國會選出。取消直選?不是倒退嗎?可是要確保政府運作順暢也很重要,特別是以色列周邊全都是敵國,外部勢力威脅甚大。何況國會本身是民選,國會選出總理仍然有民意基礎。

另一方面,總統制和議會制,其實都是「代議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由人民選出的民意代表代替人民作政治決定,並非像公投般讓人民直接決定的「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在這個角度看的話,議會制和總統制,分別只在跟選民相隔了幾多層差距。

很多主要民主國家都是採用議會制和兩個元首分家: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挪威、瑞典、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等。美國政治學者 Arend Lijphart 1999年的著作「比較36國民主」(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36 countries) 中所研究的36個民主國家中,30個都是議會制。概括地說,歐洲國家和英語國家較多數是議會制,美洲和非洲國家較多總統制。在一眾前英國殖民地中,能夠成功維持民主制度的國家,也是較多是使用議會制。根據香港傳媒報道,一些最近才解密的30年前英國政府文件也顯示,當年英國政府在討論香港民主化時,都是討論實行議會制,而不是搞甚麼行政主導。

還有比較特別的是,一些議會制和兩個元首分開的國家,掌實權的總理是議會選出,虛位總統反而是一人一票直選,如愛爾蘭、奧地利、芬蘭、冰島。掌權的沒直選,不掌權的反而才是直選?因為總理要跟議會合作,但虛位總統則無需跟議會合作,總之他是一位有民意支持、政治中立的人就可以。

Vigdís Finnbogadóttir (WIKI)
例如對上一任冰島總統 Vigdís Finnbogadóttir (1980-96年),是全球首位直選產生的女性國家元首,她在當選總統前是近乎零政治經驗,沒當過官員或議員,是一位藝術教師和藝術團體總監。再前任的 Kristján Eldjárn (1968-80年),則是一位考古學家和國立博物館館長。跟政治無關的人都可以當選?總之他們身家清白、表現良好、保持政治中立、懂得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就可以了。

芬蘭總統以往由選委會選出總統 (選委會本身是普選產生),1994年時改為全民直選,又使用公民提名,但卻大削總統權力,改為增加由國會選出的總理的權力。做法跟現在土耳其埃爾多安想做的完全相反!

土耳其總統和總理以往都由國會選出,今屆開始總統由全民直選。有分析認為,埃爾多安推出總統直選完全是為自己度身訂造,希望能加強營造出他是一人一票選出的印象,蓋過由國會選出的總理,方便自己當上總統後擴大權力。偏偏埃爾多安民望又高,仍然可以輕易勝出選舉。現在他修憲的最大阻力在國會,修憲須國會三分二大多數通過,AK 黨目前有313/550或56.9%的議席,而暫時不似會有其他政黨支持讓埃爾多安可以修憲。

所以土耳其實施直選總統,讓民眾「有票,真係唔要?」,做法是否一定較以往更民主呢?民眾投票的確是民主制度中必要的一環,但並非全部,要評價一個制度是否民主,我們還要看整個框架,如何運作,能否反映民意,能否制衡當權者。爭取一人投一票選領袖之餘,我們還要看立法機關的角色、司法是否獨立等等。不然,其實北韓人都是有一人一票的囉。

2014年8月18日

閒談/筆者的倫敦留學

同事說電台女名嘴要去英國某大學讀比較政治,筆者聽到後心想,咦,那不是變我師妹嗎,同一間大學還要同一科?(明顯是在認親認戚中。另一位同學校而且近期很有名的人是梁x昕...) 估計以我這些無名博客,女名嘴都是不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了,但也談談自己的經驗吧。

比較政治  Comparative politics 是甚麼呢?雖然筆者讀完但都很難給出一個定義......(汗) 概括點說,是政治學下的一個範疇,專門比較不同國家的政治情況,像是政治框架啦、選舉制度啦、社會動員啦,借用英國那間大學的網頁的介紹:

Comparative politics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systems. In the MSc Comparative Politics we look for sophisticated analytical answers to such basic political questions as: 'why are some countries democratic while others are not?'; 'why are some countries torn by ethnic conflict?'; 'do constitutions matter?'; 'what is the impact of global capitalism on state sovereignty?'

http://www.lse.ac.uk/study/graduate/taughtProgrammes2014/MScComparativePolitics.aspx

在香港好像不及國際關係和政治哲學流行,至少我在香港某 U 讀 undergrad 時是這樣。我媽也跟我講,國際關係有國際兩個字,聽起來好像厲害一點耶!不過她沒阻止我繼續讀比較政治啦。

這個比較政治課程之下還要選 specialised stream,其實就是必修的 core course 不同,還有申請 take 某些 course 時可能會優先讓你讀。華人學生大多數是選亞洲政治,筆者揀了民主化 democratisation。整體上是個冷門的 stream,只有12人,有3個是亞洲人,除了筆者還有位南韓妹和斯里蘭卡人,後者在英國長大,英文超好聽的。Core course 是 comparative democratisation 比較民主化,就是討論一些關於民主化過程的理論和不同國家例子 (如 Robert Dahl、Juan Linz、Larry Diamond 等的文章) 。如果女名嘴看到,我會建議她試讀,因為很多內容跟今日的香港有關。

英國的上課模式跟在香港和美國不同,很多時候是上 seminar,lecture 只有一半時間。一年有三個 sem 卻只有2個用來講課,剩下那個 sem 是溫習和考試專用,有夠奇怪。整體課堂時間很短,有時同學都會抱怨,感覺付出的學費不是太划算......筆者幾年前讀的時候是一年13000英鎊,付費時英鎊也低,兌大約11.7港元,學費最新升到18000英鎊和兌13港元,幸好女名嘴有獎學金。

當然課堂內容大家都覺得是學到東西的啦,老師多數都是知識廣博和很會教 (是多數不是全部哦),seminar 的討論也能碰撞出不同意見,例如我們 stream 12人來自不同國家,經常都會有不同觀點、角度和故事。不過我沒在英國讀過 undergrad,所以不肯定多 seminar 是因為這是 master level 還是英國普遍是這樣......

這間學校另一個特點是外國人超多,特別是 taught master 學生之中,沒記錯過半都是非英國人。我那個 specialised stream 有12人嘛,當中只有1個是英國人,沒錯是只有1個。加上教授是愛爾蘭人,上 seminar 13人坐在一起時,只有一個英國人,完全感受不到是正在英國上堂......也要考慮學費問題啦。一般來說,英國本地人和歐盟成員國國民,學費是會比外人便宜,但這個 programme 卻是兩者同價,英國人沒著數。

其他花費倒是還好。住的話學校有宿舍,價錢較在外面租便宜,而且筆者入住的那棟宿舍早兩年才維修過,內部環境不錯。吃的話光顧餐廳當然很貴,多數都是在超市買東西回家弄,學校離唐人街也只有約十分鐘路程,真的不慣天天吃西餐偶然可以去唐人街買東西。

不過筆者是 hea 讀居多,readings 沒看很多,essay 又寫得平平,都是顧著去歐洲大陸旅行,幸好最後勉強夠分以一個 merit 畢業。香港坐飛機去歐洲又貴又難熬,但英國飛過去就簡單了,超多廉航,住 hostel 平過酒店很多,可以輕易去很多地方,當然英國國內旅行就更方便。

倫敦本身就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即使不是去景點或博物館,單是在街上行,兩旁的建築都會予人一種「升呢」了,很有文化的 feel,而且隨時會見到街角有個人像或紀念碑,說這裡在某年某月某日發生過甚麼歷史事件。泰晤士河畔也是散步的好選擇,去公園休息一下也是很受歡迎,例如香港特首梁振英最愛的海德公園。

最麻煩是地鐵罷工的時候。一罷工,全個大倫敦都癱瘓,甚麼佔中癱瘓中環,濕濕碎啦。我從宿舍回學校,平日坐地鐵要二十分鐘左右,有罷工就要步行40到50分鐘,因為巴士站的情景是會亂過返大陸,那些英國高等白人會變得狼過大陸人,很難搶到機會上巴士。沒關係,就當是趁機會散步罷吧,反正很好行,英國天氣又涼,走路回學校也不會很狼狽。

講到倫敦地鐵,就真的是超多缺點。經常出事:每天都一定有幾條地鐵線是有意外、出錯、延誤,如果沒有,站務員是會廣播「今天倫敦地鐵沒有異常」,然後乘客們一起報以掌聲鼓勵......經常誤點:月台顯示屏上的下一班車抵達時間,通常是不準的。熱:沒冷氣,通風差,人又多,夏天時超熱,進出地鐵站時要脫或穿衣服是指定動作。車站設計複雜:從地面到月台通常要穿過 n 條走廊和樓梯,同一個車站內從一條線轉到另一條線也要行幾分鐘,而且有些車站是沒有電梯,拿著行李的話會想死。這樣的服務質素,價錢卻貴,還要罷工,吹漲。

天氣和日照時間。倫敦在北方,日照時間跟香港差很遠,夏天時八九點都未天黑,冬天時卻是三四點就開始天黑,我改不了習慣,經常等天黑才煮飯,夏天就會搞到很晚......英國比香港冷,夏天也可以很清涼,冬天冷起來可以下雪,是筆者第一次住在有雪下的地方,初看很興奮,之後就會覺得很麻煩,特別是雪開始溶時街道滑得要命。整體上比香港乾燥,試過因此生疹子,但又經常下雨。據說英國人碰面時第一句總是談天氣,跟香港人的「食左飯未」差不多,筆者碰到鄰居時的確有超過一半時間是先從天氣談起。順便附上舊聞一則:「談論天氣是英國人頭號特質」Talking about weather is 'top British trait':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3410733/Talking-about-weather-is-top-British-trait.html

TOP 50 'TYPICALLY BRITISH' TRAITS
1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2 Great at queueing
3 Sarcasm
4 Watching soaps
5 Getting drunk

看到舊聞才想起「飲醉酒」這一點。西人本身就比較多喝酒,英國人也是常常在喝啤酒,而且當街醉倒的情況甚多。筆者宿舍隔兩條街有幾間酒吧,週末晚上時時會聽到那邊傳來一些嘈吵聲,而即使是平日也是很多人會聚集,特別是有球賽的日子,下午兩三點就已經多人到店外都有人站著喝,店家職員還要一直在搬一箱箱的啤酒。筆者跟同學聚會也多是相約在 pub,雖然我們幾個都不會喝很多。到外國留學,喝酒也是生存技能之一。

接下來是從筆者學校到宿舍路上的風光。


筆者學校所在的街道之一,算是校園範圍內。LSE 並沒特定劃出來的校園,總之教學大樓都聚集在倫敦市中心幾條街之內。


St Clement Danes,學校附近的小教堂,雖然小但可是有很長歷史。前面有三座人像:William Gladstone 19世紀英國首相 (相片右方)、Arthur Harris 二戰英國空軍將領 (左面兩棵樹之間)、Hugh Dowding 二戰英國空軍將領 (相片上看不到)。


Royal Courts of Justice 英國高等法院,附近街道也有很多律師事務所。


遠處看到 St Paul's Cathedral 的圓頂。


St Paul's Cathedral,倫敦最大的教堂,圓頂上的景色很不錯,地底則葬有很多英國名人,須付錢才能進入這些區域。


Paternoster Square,大教堂後方的一個小廣場,倫敦證券交易所就在這附近,從這邊開始是倫敦金融城。


Greater London 大倫敦是一個佔地1500多平方公里的大都會,下面有32個區,當中只有一個真的有 London 這個字,就是金融城所在的 City of London 倫敦市,有時金融城也會被叫做 The City。白金漢宮、國會和白廳等政府機構其實是在 City of Westminster 西敏市,筆者學校也是在 City of Westminster。

原來古代倫敦的城牆只包括今日 City of London 的範圍,白金漢宮等反而是在城牆外,是城郊。現在當然沒有城牆了,City of London 和  City of Westminster 都是倫敦市中心,但還是有幾個叫 something-gate XX門的地方。例如 St Paul's 的地段又稱 Ludgate,筆者宿舍附近則有 Bishopsgate 和 Aldgate。


Bank junction 英倫銀行交匯點。這裡是 Bank of England 英倫銀行正前面的交匯點,根據資料一共有 9 條街交集,雖然一眼看不完。照片左方是 Bank of England,右方是 Mansion House,正前方有幾條柱像古羅馬/希臘神殿的是 Royal Exchange,遠方有個遠頂的是 the Gherkin 或 30 St Mary Axe。


Bank of England 正面。


Royal Exchange,名字叫交易所,其實現在裡面是商場。


 英國名將及首相 Duke of Wellington 威靈頓公爵的雕像。


Mansion House 倫敦市市長官邸。注意這裡講的是 Greater London 大倫敦32區之一 City of London 倫敦市的市長,其實是區長。一般國際新聞出現倫敦市長時,指的是 Greater London 大倫敦的市長。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倫敦幾個主要火車站之一,列車主要開往北部和東部,離筆者宿舍這近的地鐵站也在這裡。


宿舍附近的小巷,上面提過的 pub 們就在這邊。筆者宿舍所在的位置,雖然離市中心和金融城不遠,但一般來說差不多算是 East End 東區了,普遍被認為 (也實際上是) 是比較便宜的地區,住了很多非白人,特別是南亞裔人,這一區選出的國會議員也是孟加拉裔的哦 (工黨)。

今次就介紹到這邊吧。

2014年8月13日

日本的聖母觀音

瑪利亞觀音,wiki 圖片
昨天看到區家麟先生介紹澳門的「聖母觀音」,外型又像聖母又像觀音,是葡國給澳門留下的中西融合之紀念物。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瑪利亞觀音」(マリア観音),卻非政府善意留下之物,而是政府打壓西洋宗教下的產物。

沙勿略來日紀念碑,攝於鹿兒島
先講回歷史背景。耶教於1549年由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英:Francis Xavier / 日:フランシスコ・ザビエル) 傳入日本。他是首位抵達日本的耶教傳教士,在九州的鹿兒島登陸。在到達日本之前,沙勿略已經在印度傳教多年,是著名的「開荒牛」傳教士。

沙勿略畫像,攝於歧阜城
沙勿略在確定天主教會在九州建立起根據地後,於1551年離開日本前往中國,次年死於廣東沿岸 (今江門市一帶)。因其對傳教的貢獻,被天主教會封聖,也是全體傳教士和亞洲多國的守護聖人。現任教宗也是耶穌會出身,當他選擇「方濟各」為稱號時,一度被人猜測他是借用沙勿略的典故。(教宗其後說是借用另一位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esco d'Assisi 的典故。)

弗洛伊斯文書(日文翻譯),談到被織田信長下屬和田惟政招待,攝於歧阜城
沙勿略離開日本後,日本最有名的傳教士是其耶穌會後輩「路易斯·弗洛伊斯」(英:Luís Fróis / 日:ルイス・フロイス)。弗洛伊斯跟多個日本諸侯打交道,成功說服一些諸侯容許天主教會傳教,有的諸侯甚至自己也受洗信教。這些天主教諸侯多居於九州,因此九州有較多的日本人改信天主教徒。1582年,幾位九州的諸侯更向歐洲派遣了朝聖使節,於1585年抵達羅馬,1590年返抵日本。

弗洛伊斯亦曾跟名將織田信長見面,更向他贈送了地球儀等西洋科技產物,令對方嘖嘖稱奇。

弗洛伊斯贈送給織田信長的地球儀 (模擬製品),攝於歧阜城
可是使節團回到日本時的1590年代,情況已變。日本領袖豐臣秀吉對跟隨傳教士來日的西洋軍人漸生疑心,開始限制天主教會活動,洋人來日只可從事商貿,又下令諸侯們要放棄信奉天主教,絕對服從中央。

豐臣秀吉在1598年死去,新的領袖德川家康也是對天主教會和外國人有疑心,繼續收緊政策。1614年,德川政府正式下達「禁教令」,封殺和驅逐所有傳教士,日本人不論諸侯平民都要放棄信教,違者處死或放逐外國。德川政權又下令「鎖國」,限制外國商人只可在長崎和平戶進行商貿,最後收緊至只剩荷蘭人可以到長崎,其他歐洲國家船隻一律驅趕。

平戶沙勿略紀念教堂,攝於平戶
德川政府其中一個測試人們是否已經棄教的方法,是要求他們踩上耶穌和聖母的畫像,要他們用腳踐踏神明,即「踏繪」(踏み絵)。跟天主教無關係者,這麼做當然沒所謂。寧死不從者,會被判定為教徒,要處死。為數不少的平民因此被迫害至死。

殉教者慰靈碑,攝於平戶沙勿略紀念教堂
1637年,九州島原地區 (今長崎縣南部) 爆發天主教徒暴動,一位少年「天草四郎」被奉為領袖,反抗政府宗教打壓。暴亂歷時5個月,最終被政府武力鎮壓下來,數萬人被殺。

有些教徒隱辱偷生,死忍過踏繪儀式,製造了「瑪利亞觀音」像,將聖母扮成觀音繼續崇拜,又將玫瑰念珠扮成佛教念珠,並且靠口耳相傳聖經內容,逃過政府耳目。

大浦天主堂,攝於長崎
直到1860年代,日本結束鎖國,外國人才獲准再來日本傳教。1865年2月,長崎的「大浦天主堂」落成開幕。一日,教堂來了一位婦人,跟洋人神父說「其實我跟你是信同一個神的」。原來這位婦人的家族是自200多年前德川政府打壓天主教徒以來,仍然繼續秘密保持信仰的人!洋人神父和教會驚為天人,開始四處尋訪這些「隱世天主教徒」(隠れキリシタン),結果長崎、平戶、五島等地 (都在長崎縣內) 陸續有人「出櫃」表明信仰,估計有約3萬人。這件事被稱為「信徒発見」。時至今日,長崎縣仍是日本天主教徒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

紀念信徒發見的聖母像,攝於長崎大浦天主堂
面對迫害,隱世200多年,幾代人過去,仍然堅持信仰。筆者不信教,很難理解到底是甚麼驅使人這樣,但不得不說令人佩服。

我估計一些香港的耶教領袖也會贊成,並且指出,面對政府打壓,保持沉默,不要發聲就對極了。像天草四郎那樣反抗,違法!暴力!搞破壞!擾亂經濟!阻礙民生!不論是瑪利亞觀音、馬克思觀音、彭麗媛觀音,只要政府立了法,我們都要遵守法治地崇拜,對不?

疑似模仿 Loudres 聖母顯靈景象的擺設,攝於平戶沙勿略紀念教堂
順便講講 Guadalupe 的事,因為讀拉丁美州政治時教授有提及過。Our Lady of Guadalupe 是聖母顯靈現象之一。天主教會向來相信聖母顯靈的神蹟,通常會以「Our Lady of 地方名」的形式稱呼這些聖母顯靈,如法國的 Lourdes,葡萄牙的 Fátima 都是因聖母顯靈傳說而興起的天主教朝聖之地。Our Lady of Guadalupe 的顯靈發生於1531年的墨西哥 Guadalupe 一地,是天主教會到達新大陸後首個在當地發生的聖母顯靈,因此為教會大肆宣傳。分析說,Our Lady of Guadalupe 畫像中的聖母,皮膚偏暗淡,較傳統用開的白皮膚聖母,更能為新大陸土著接受,穿著的綠色衣服和墮圓型背光,也有新大陸土著宗教元素和特徵。因此 Our Lady of Guadalupe 是新大陸土著改信天主教和接受歐洲人統治的一大因素......似乎是這樣。

Our Lady of Guadalupe 畫像,wiki 圖片

純個人抱怨

純個人抱怨

被某網站的人說我亂講外國政治。但我又看不到他們有講出到底我哪裡講錯了外國的政治。例如以色列,他們說我的角度錯了,不應談政治和選舉,應該談軍事,但到底我講以色列政治的部份錯了些甚麼?不知道。

然後說我亂抄 WIKI。WIKI 是哪一頁講了我提及的以色列執政聯盟綑綁通過三大法案?還有鷹鴿兩派現時就加沙戰事有不同取態?我不知道,因為我寫這些時沒看 WIKI。其實他們講的以色列特種部隊、國安內閣等等,WIKI 都是有的囉,也相信他們平日的文章不是抄外國傳媒囉,是自己的獨家新聞 (新聞界所謂「自己故」)。

他們講我亂講外國政治,又引用我寫德國選舉默克爾的文章。那一篇是去年9月寫的,計落都快一年了,不講我都不記得寫過些甚麼。是否該說他們好記性,還是至少該慶幸這段期間我寫的其他30幾篇文章好像沒人投訴?

如果我沒記錯 (我沒仔細重讀一遍),當時我的重點應該是介紹德國政制框架,還有講默克爾的行事風格是務實協商,他們的所謂回應卻不是講我講述德國政治或默克爾行事風格有錯,而是將重點轉移到一句「典型政客」大造文章。接下來更離奇,他們說很多國家的領導都人不是鬥爭性人物,其他國家的人也不認識。是否鬥爭性或是否典型政客,跟他國人是否認識有何關係?歐洲人就認識香港的梁振英梁國雄黃毓民?阿扁當選前又幾多個香港人認識?他們講起的 slovenia 女總理,一年就下台了,拿來跟默克爾比甚麼?我水平低,看不懂。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3/09/2013.html

他們又舉丹麥女首相做例子,除了跟奧巴馬 selfie 沒人認識。可能我的文章難看他們沒興趣追,但筆者在2011年9月16日丹麥大選次日就寫過評論,並且指出當時的丹麥是歐洲爆發金融危機後少有從右派轉左派的例子。馬後炮看,次年2012年,法國選出左派總統奧朗德,2013年,意大利選出左派總理萊塔 (今年轉為倫齊),德國默克爾的執政聯盟對象也從右翼 FDP 變成左翼 SPD,丹麥女首相近日更盛傳會獲推舉做歐盟主席。筆者講的歐洲向左轉,是否成真了?不過我懂,又是亂講外國政治,亂抄 WIKI 的嘛。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1/09/blog-post_16.html

然後說我「離地」(脫離現實)。講外國的事情對香港人來說本來就比較「離地」的吧?我就看不透他們網站的文章有多「貼地」。而我是讀政治理論的,當然是講回本行政治理論啦,難免又更加「離地」了,又不行?他們的網站說要增廣香港人見聞,我這裡就沒這麼大理想啦,當我是得閒寫幾篇文過下癮,都有自由這樣做吧?

2014年8月12日

以色列出手何以快狠準 (續)

看到網上有評論說筆者上一篇文章將本應是談以色列軍事的問題「硬要政治化」。我承認我對軍事的認識不及政治,但我的文章並沒說過是要談軍事,我亦不認為分析以色列政府行動一定要從軍事角度看。例如何時開戰、何時停火、如何談判等等,豈是單純的軍事問題?

又例如該評論舉例說,以色列設有只有少數官員參加的「國安內閣」,令政府可以就著國防問題更迅速地決策,但如果我們仔細看回「國安內閣」組成,如果沒有筆者所討論的政黨合作,仍然不一定能快速決策,因為這個「國安內閣」也是政府5個政黨的成員都有齊:

Political-Security Cabinet
Prime Minister – Benjamin Netanyahu (Likud)
Foreign Minister - Avigdor Lieberman (Yisrael Beiteinu)
Minister of Finance – Yair Lapid (Yesh Atid)
Defense Minister – Moshe Ya'alon (Likud)
Internal Security Minister – Yitzhak Aharonovich (Yisrael Beiteinu)
Justice Minister – Tzipi Livni (Hatnuah)
Industry, Trade and Labor Minister – Naftali Bennett (The Jewish Home)
Home Front Defense Minister – Gilad Erdan (Likud)
Attorney General of Israel – Yehuda Weinstein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chief – Yossi Cohen

簡化:
Likud 3 人
Yisrael Beiteinu 2人
Yesh Atid 1 人
The Jewish Home 1 人
Hatnuah 1 人
無政黨 2 人
TOTAL 10 人

另外,雖然 Hatnuah 黨在5個黨中最小,在國安內閣中亦只有 Tzipi Livni 一人,但以色列傳媒普遍認為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及國安內閣整體,都傾向採用 Tzipi Livni 的建議,如採用哪些談判策略。這又要怎麼用軍事角度解釋呢?

有些人採用不同於我的角度,想講以色列軍事,可以自己講,我不明白為何要針對我的文章。

2014年8月11日

以色列出手何以快狠準

文章已於報章《am730》刊出 >>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21196



以巴又起衝突,國際焦點落在以軍炮轟聯合國學校,令大量兒童死傷。筆者當然也是反對這種無視無辜平民性命的做法,但今次想談較少人關注的以色列內部角度。即使你不同意其立場,也得同意以色列政府行事快狠準、效率高,跟港府天同地比,連李超人都改到以色列投資。但其實以色列政治是非常分化和複雜,單是現屆政府便由5個政黨組成,他們怎麼維持高效率的呢?

以色列國會選舉採用最純正的比例代表制:全國為一個選區,所有政黨同時競爭,入選門檻低至2%,小黨容易當選,政黨得票也經常出現劇變,政黨分分合合也很普遍。在最近的2013年大選中,最高票名單只有23%票,總共有12張名單通過2%得票門檻,國會非常分裂。跟對上一次的2009年選舉比較,13年第二高票的 Yesh Atid (14%) 是個全新的政黨,09年時根本不存在,而09年時得到最高票有22%的 Kadima,在13年時得票暴跌至只剩2%,差點被踢出國會。以色列政治之多變可見一斑。

政黨多,源於社會分化。猶太人不是以團結見稱的嗎?對,只講對外的話。以色列國會十幾個政黨在各方面都有分歧:支持還是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經濟左派 vs 右派、自由派 vs 保守派......甚至來自不同地方的猶太人,從美國回流、歐洲回流、還是其他中東國家回流,都可以有差別。我們也不要忽略以色列國內其實有2成人是阿拉伯人,他們都有參加選舉。

以色列1948年立國至今從未試過有政黨單獨掌握國會過半議席,歷屆政府均是由多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現屆政府是第33屆,即是66年來有33屆,平均2年換一次政府組合。要維持高效率,免得被外部勢力乘虛而入 (以色列打過N次仗,外部威脅是真實存在),組成政府的政黨必須務實地合作,作為領導的總理亦要有政治手腕,擺平各方。

事實上,現屆以色列政府組得成,本身就被視為是個高難度動作,因為他們就著最重要的議題,以巴關係,有著嚴重分歧:現屆政府5個政黨中,Likud、Yisrael Beiteinu、Jewish Home 是鷹派,反對巴勒斯坦立國,要將巴人土地納入以色列,Yesh Atid 和 Hatnuah 則是鴿派,容許割地給巴人建國以換取和平。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屬於 Likud。

以色列一天到晚都是高官公開對罵、執政聯盟內鬥、爆發管治危機的新聞 (雖然成真的次數不多,即是好像 plan B 講足兩年梁振英都未下台)。以色列人也覺得自家政壇很亂,一直都有人要求改革,例如修改進入國會門檻。2013年選舉後,總理內塔尼亞胡就要求加入聯盟的政黨,必須同意推行政改。以色列今年3月通過政改方案,將進入國會門檻由2%提高至3.25%,以減少小黨的數目,並且提高倒閣難度。

須指出的是,這份政改方案是跟其他兩條大法案捆綁在一起的:取消現時男子可以以研讀宗教經文為由豁免服兵役,和規定改動國界要由公投決定。前者是針對有超過25%的年輕男子並沒服兵役,而當中很多都是以研讀經文為由申請免役,後者是針對未來以巴和談可能會改變國土的情形。3項法案當初並沒同時得到5個黨支持:Hatnuah 擔心提高門檻後會被踢出國會 (Hatnuah 只有5%票)、Jewish Home 對取消研讀經文豁免兵役有保留,公投亦被 Yesh Atid 反對。可是在不斷談判下,5黨最終同意捆綁投票,你支持我的,我就支持你的,5個黨魁要簽紙確認。結果政改方案獲67票贊成、修改兵役獲65票、國界公投獲68票,執政聯盟共有68個議員,捆綁投票成功。

我們也可以用 Hatnuah 黨魁利夫尼作為以色列政治的人板。她曾是 Likud 黨員,跟內塔尼亞胡是黨友,但由於內鬥,她的黨內派系頭頭沙龍05年脫黨另組 Kadima,利夫尼跟隨在後。利夫尼在08年當上 Kadima 黨魁,本來有機會在09年大選後做總理,但爭輸了給內塔尼亞胡。12年,利夫尼連任 Kadima 黨魁失敗,又再脫黨,自組 Hatnuah。13年大選後,她卻宣佈加入政敵內塔尼亞胡的政府,條件是要讓她負責以巴關係。內塔尼亞胡同意要求,即使利夫尼是司法部長而非外交部長,仍可代表以色列政府跟美國國務卿克里開會,近期內塔尼亞胡頻頻就加沙戰情跟歐美領袖通電話,利夫尼也會旁聽和即時給意見。

吵吵鬧鬧,離離合合,在以色列政界很平常,但講到最後,有實際需要就可以合作變「以色列營」,而且講了要算數。相反香港建制派口講「香港營」,其實在互扯後腿。行政會議成員明明是集體負責,身兼立法會議員者有責任投票支持政府,但在辣招投票時有人聲稱肚痛玩失蹤,表決東北發展時又有人說忘了投票。又例如樓市辣招是被經民聯拉布,堆填區死在民建聯工聯會縮沙,儘管這些政黨都有代表在行政會議內。如果在外國,政黨代表加入了內閣又幫不到手拉票,就是廢人,炒了九世。香港特首的政治手腕有多高明,大家也有眼見。

講回今次衝突。以色列傳媒傾向將報道重點放在哈馬斯又射了幾多火箭、地下隧道威脅性有多大、陣亡士兵下葬場面多悲壯等等,以致民情一面倒支持政府。民調顯示有9成猶太人都支持行動,政黨不論鷹派鴿派亦如此,政府自然可以更強硬。鴿派利夫尼都說,只有對著溫和派巴人領袖阿巴斯才有空間談判,對著哈馬斯「你不是要開口而是要開槍」(one doesn't talk one shoots),最新她還提出要在加沙地底建障壁防範恐怖份子挖隧道。儘管足以令人O嘴,這些「鴿派」言論在國內仍是被罵賣國。鷹派 Yisrael Beiteinu 黨魁兼外交部長利伯曼就直接讚以軍「打得好」(did a good job)。以色列內部如此,要以巴和平共處,難矣。

2014年8月7日

從意大利80後政改雙妹嘜講起...

說我膚淺都好,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政客需要政治化妝,是人之常情。政改亦如是,要選對人來推銷。香港政府早前向北京提交政改報告,當日政府派出5人「政改戰隊」開記者會硬銷,筆者的朋友一看到粉紅戰士林鄭月娥登場就說受不了她的 presentation,更不用說坐在旁邊但全程都沒發一言的黃戰士劉江華 (據說他是要來湊夠5個人組成戰隊的)。這就讓筆者想起意大利政府最近也向國會提交政改方案,引人注目的除了方案本身和反對派提出7850項修訂拉布,還有代表政府答辯的兩位80後美女大臣。

今次意大利政改有兩方面,一是修改政制框架、削掉參議院大量權力,二是簡化政府架構、裁走多餘的公務員,兩者的目標都是提高施政效率。第二方面的政改應該很容易明白,講一點第一方面的背景。意大利現時實行兩院制,國會有參眾兩個院,兩者權力均等,法案需要同時獲兩院通過才能生效,政府亦需同時得到兩院信任投票 (confidence vote) 才能成立。由於兩院選舉辦法不同,有機會出現兩院由不同政黨控制的情況,會大大拖低管治效率。這次政改方案會大量削走參議院權力,令未來政府運作只須靠眾議院一個院決勝負。方案已經獲兩大主要政黨,現任總理倫齊 Matteo Renzi 的 PD,和前總理「貝佬」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 的 FI 支持,預料夠票讓國會通過。

可是削掉參議院權力的部份在參議院遭遇反對派提出7850項修訂拉布。這也難怪,畢竟這個方案是要參議員們自己炒掉自己嘛,而且現時選舉制度會令參議院較眾議院分裂,反對派容易藉參議院搞定政府,2008年普羅迪 Romano Prodi 政府就是因失去參議院支持而倒台。跟總理倫齊同屬 PD 的參議院議長 Pietro Grasso 下令限制發言時間,並且要一周七天、每天朝九晚午夜地不斷開會,盡可能在8月中放暑假前完成處理修訂。情形是否有點像在哪裡見過呢?

Maria Elena Boschi 和 Marianna Madia (wiki 圖片)
負責推動政改的兩位大臣,是33歲的「憲制改革大臣」Maria Elena Boschi (筆者覺得和我一樣女同事很像) 和34歲的「行政簡化大臣」Marianna Madia,兩位都剛剛好算是80後,文章題目「80後政改雙妹嘜」是也。分析認為倫齊讓兩位年輕美女推銷政改,除了相當吸睛,也可以向公眾展示一股清新、非建制的形象,一洗以往意大利政治保守和充斥老人家的感覺。

倫齊內閣成員的平均年齡也是意大利歷屆內閣中最年輕的;倫齊本人才39歲、外交大臣 Federica Mogherini 41歲,內政大臣 Angelino Alfano 43歲,加上「政改雙妹嘜」就更加拖低平均數。外交大臣 Federica Mogherini 還被傳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出任歐盟外交代表 (EU High Representative for Foreign Affairs and Security Policy,現任為英國的阿什頓 Catherine Ashton)。

當然,有人就會批評說倫齊內閣,特別是「政改雙妹嘜」,太年輕啦、沒經驗啦、沒有人脈啦云云。那按這個邏輯,理想的總理人選就應該是年紀成熟、副有經驗、在政商界都有廣大人脈的人......咦,那當了近10年總理、同時也是意大利富豪頭幾名的「精英」「貝佬」貝盧斯科尼,應該就是意大利史上最佳總理囉.......

事實上,倫齊今年2月才上任,至今已火速推動多個改革方案,真正做到「穩中求變」、「不失時機」、「有膽有識」、「迎難而上」、「急市民所急」、「政策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跟統治10年就搞到意大利經濟倒退10年的「商界精英」貝佬完全不同。

被貝佬這個「商界精英」搞到烏煙瘴氣的意大利人,亦對倫齊有很高期望。在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的意大利選區中,他所屬的 PD 取得40.8%得票,破了歐洲議會選舉意大利選區的得票率紀錄,也是自1958年以來第一次有政黨在意大利全國性選舉中取得超過4成票,人氣之高令國內外都驚訝。

雖然支持者眾,但當中亦有人對他太著重政改,忽略經濟和民生有微言。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意大利再次陷入經濟衰退,分析員擔心影響倫齊民望和他推動的改革。倫齊就說,政改通過了、政府架構重組了、管治能力提升了,政府就更能集中火力拼經濟民生。這種論調是不是又是很熟口面呢?希望倫齊不會變得像某人那樣,上任時一堆「不失時機」、「有膽有識」、「迎難而上」的口號,之後全部沒下文。

Mara Carfagna
還有要點出的是,美女大臣這一招亦非倫齊所創,其創立人是貝佬 (不難想像)。貝佬在2008年時的內閣就包括以下的美女大臣 (當時年齡):

環境大臣 Stefania Prestigiacomo 42歲
旅遊大臣 Michela Vittoria Brambilla 41歲
Mariastella Gelmini
教育大臣 Mariastella Gelmini 35歲
平等機會大臣 Mara Carfagna 33歲
年輕人政策大臣 Giorgia Meloni 31歲

當中 Mara Carfagna 曾是模特兒、貝佬旗下電視台節目主持、還參加過意大利小姐選美,當年被傳媒稱為「最美麗大臣」和「最火熱 (hottest) 女政客」。

說不定貝佬只是想內閣年輕化,不是單純喜歡提拔美女呢?可是貝佬本人是72歲、外交部長 Franco Frattini 51歲、內政大臣 Roberto Maroni 53歲、財政大臣 Giulio Tremonti 61歲、國防大臣 Ignazio La Russa 61歲......為何主要的大臣們全都是五六十歲的大叔,一些次要的大臣就是三四十歲美女呢?大家就自行判斷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