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聽「經濟演員」講話...

閒聊。話說上周的《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討論經濟學家在輿論異常地具影響力的文章,如是說:

「儘管他們集體地未能預測到金融海嘯發生,經濟學家仍然非常有影響力。他們撰寫報紙專欄、向政客進言、為商界提供昂貴的顧問服務。一篇新的學術文章試圖解釋為什麼。」

http://www.economist.com/news/finance-and-economics/21635524-new-paper-looks-how-economists-became-so-influential-power-self-belief

根據文章,原因一是經濟學家自以為了不起,認為經濟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優於其他社會科學,很喜歡發表意見。雖然我個人是不覺得這個原因有甚麼特別啦,畢竟社會上自以為了不起和發表意見的人很多......

原因二我覺得比較大影響,就是經濟學家總是能實牙實齒地拋出一堆數字出來,說息口會上升幾多點子,或者經濟數據會增加幾多%,不像其他學者總是顧著講理論,所以傳媒很喜歡訪問和引用。

有了數字,對一般人來說就會好懂和可信一點。就好像「財經演員」,對小股民來說,能實牙實齒地拋一堆「目標價」、「止蝕位」的那類股評人,一定是比較受歡迎,儘管我們未必知道他們怎麼計這些價位出來。同樣地,一些總是能隨口就拋出一堆數字的「經濟演員」,傳媒當然也會比較喜歡引用。

但我們要記得,數字是一回事,好壞是另回事,學術上來說就是 positive 和 normative 問題的分別。簡單來說,一個是「會否變成怎樣」,一個是「應否變成怎樣」,前者是可以客觀中立地計出來,後者是涉及價值判斷到底這事件好事還是壞事。

例如經濟學家經常專注於計算效率和效益,但這跟效率和效益是否就是判斷一件事是好是壞的準則,是兩回事。例如建公立醫院,我們訪問一位「經濟演員」,他可以立刻計一堆數出來說會如何不符合經濟效率和效益,但我們是否也應該考慮經濟以外的其他因素呢?
可以參考這篇很久以前的《明報》文章。撰文的經濟學家如此總結說:

「物理學家比較幸運,當他對是否支持碼頭罷工工人﹑是否支持佔中一類問題表達意見時,公眾知道其意見是個人意見,而不是物理學的結論。當經濟學家表達意見時,公眾卻往往把其個人價值觀點當成是經濟學客觀分析的結論!」

http://www.pentoy.hk/%E6%99%82%E4%BA%8B/c34/2013/06/11/%E8%B6%99%E8%80%80%E8%8F%AF%EF%BC%9A%E4%BD%94%E9%A0%98%E4%B8%AD%E7%92%B0%E6%98%AF%E5%90%A6%E4%B8%8D%E7%AC%A6%E5%90%88%E9%81%93%E5%BE%B7%EF%BC%9F-%E7%B6%93%E6%BF%9F%E5%AD%B8%E7%9C%8B/

當日我看到這篇文章時,腦中立即浮現出某位如雷冠耳、大名鼎鼎、一鳴驚人的「經濟演員」。他先後拋過「佔中每日損失16億」、「佔中兩日股市損失3500億」、「佔中長遠損失11000億」等不同的數字,到底是怎麼計出來的呢?親中傳媒是不會管,反正這個數字拿來做標題實在太吸睛,而且這位「經演」來頭這麼大,他講的話一定是經過嚴謹的考究,不會錯的啦。不過最近我是很好奇這位「經演」會怎樣解釋佔中清場後股市一直下跌就是。最好能拋一些數字出來,例如佔中清場令香港損失7000億之類的,這樣比較好懂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