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歐洲新政黨冒起 有危亦有機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97648


歐洲多國在2015年舉行了選舉,從傳統大國的英國和法國,到「歐豬」的希臘和西班牙,甚至北歐的丹麥和芬蘭等,幾乎全部都有新政黨或非主流政黨冒起。而即使是沒有舉行選舉的國家,不論是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典、冰島等,民調同樣顯示非主流政黨支持度上升。有些人會視這些新政黨為危害,認為他們只會搞亂國家,但正所謂有危就有機,如正面看,這也是督促傳統政黨檢討和改進的機會。

新政黨或非主流政黨之所以能冒起,有多重因素。最明顯的,當然是今年發生的多件大事,如難民問題和恐襲威脅,令部份民眾變得支持強硬措施。歐債問題尾大不掉,推行緊縮措施卻沒經濟復甦,亦令民眾怪罪傳統政黨管治無能。但更大的原因,還是傳統政黨問題多多,令選民萌生去意。傳統政黨常常指責新政黨激進、極端、民粹,他們上台國家就死定了,但民眾會想,你們這些所謂溫和和有經驗的政黨,還不是一樣搞到國家一團糟?

例如在希臘和西班牙,兩大傳統政黨過去執政表現不佳,又有多名幹部牽涉貪腐醜聞,民眾當然不再信任他們,轉投新政黨。而在法國,屬兩大黨之一社會黨的總統奧朗德上台3年,政策朝令夕改,經濟又無起色,還屢有恐怖襲擊,怎叫人支持得落?另一大黨共和黨,則讓上屆輸了給奧朗德的前總統薩爾科齊翻閹做黨魁。兩個都揀唔落,就難怪越來越多選民寧願給極右國民陣線的瑪琳勒龐一個機會。

香港的評論經常說選舉採用比例制會令激進派容易上位,單議席制就不會。按這個邏輯,歐洲很多國家是用比例制,當然容易有激進派啦。但這樣想可能太簡單化。首先用了單議席制亦不一定封殺到激進派,例如在採用單議席制的英國,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民黨就成了國會第三大黨。其次,是否封殺了激進派,不讓他們進入議會就是解決問題呢?不讓他們進入議會,不代表這些聲音就會消失,他們可能轉向街頭政治,變得更激進。何況,就算你不同意他們的政見,這些政黨也是代表了部份選民的意見,有在議會發聲的權利。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永遠只有兩大黨的話,容易形成特權階級和利益集團,妨礙改革。政治學有「卡特爾政黨」理論,卡特爾是指大企業聯手排擠小商戶、瓜分市場的現象,套用在政治學中,就是兩大黨聯手排擠小政黨以把持政壇。兩大黨表面上是對立的,但檯底下卻經常合作,反正只有兩個黨,不是我執政就你執政,你幫了我我下次又幫你,做生不如做熟,沒所謂啦。他們尤其會在面對外界挑戰時連成一線,像英國兩大黨一聽到外人說要用比例制就會一起反對,早前法國選舉社會黨也叫支持者配票給共和黨。這樣可能有負面影響,證明他們本質上是共同體,令選民更加投向新政黨。

所以,新政黨的出現也可視為是促成傳統政黨改變的機會。西班牙大選從兩大黨變四大黨,加上各黨進行了世代交替,除了最大黨人民黨之外,黨魁都是30多40歲,很多國民都期望新人事能帶來新作風,推動國家改革,打破舊有利益集團,特別是打擊貪腐問題。

連有著老人政治和因循守舊形象的意大利,去年也由只有39歲的史上最年輕總理倫齊 (今年40歲) 上台。雖然他當時被指太年輕、沒經驗、不會成功,但他上台一年多已確實推行了多項政治和勞工改革,比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十幾年任期加起來還要高效率。誰說年紀大、經驗豐富、有商界背景,就一定較有能力?貝盧斯科尼可是搞到意大利破產。意國人已離棄這班老鬼,現在預計會成為倫齊的挑戰者,民望排第二的下議院副議長迪馬歐,更只有29歲。

其實,如果傳統政黨本身做得好,根本無須恐懼新政黨的挑戰。例如德國,儘管民眾未必完全同意默克爾的政策,他們都依然相信她的能力,她所屬的基民黨有近4成支持度,極右另類選擇黨的支持度雖然在難民危機後上升了,去到1成,跟默克爾仍差很遠。默克爾如今已是第3個任期,做了超過10年總理。選民不一定貪新忘舊,老餅有足夠實績也不會輸給小花小鮮肉。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部份新政黨也帶來了全新的,透過網絡營運的模式。西班牙我們可以黨、意大利五星運動、冰島海盜黨等,黨員可在網上討論區商討政綱、決定參選人名單、眾籌捐錢等,是相當創新的政黨營運模式,也將政黨從以往偏向由上而下,改為偏向從下至上。隨著互聯網更加普及和融入一般人生活,「網上民主」勢成未來趨勢,改變政黨甚至民主制度運作。譬如越來越多國家的政黨和團體透過網上動員,有些政府容許網民在官方網頁聯署,愛莎尼亞更容許國民網上投票,今年國會選舉有3成選票是網上投的。這一方面的發展絕對值得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