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

黃屍之謎與土地問題

香港地,有很多都市傳說,最近我又發現多一個。之前又說「黃屍」是又窮又冇野撈的廢青,怎麼最近又變成「黃屍」個個幾疊樓在手冇資格講環保和阻撓起樓?

Anyway,梁政府和一眾梁粉常常講到香港已經只剩下郊野公園未開發般,我就有點好奇情況是否如此嚴峻。首先我google「香港土地用途」,然後出現了規劃署的網頁,我且將上面的資料整合成這個表:

土地用途
平方公里
%
住宅
77
6.9%
商業
4
0.4%
工業
26
2.3%
機構/休憩
50
4.5%
運輸
56
5.0%
其他已建設土地
55
5.0%
(所有已建設土地)
(268)
(24.1%)



農業
68
6.1%
林地/草地/濕地
737
66.4%
荒地
7
0.6%
水體
30
2.7%
(所有未建設土地)
(842)
(75.9%)



全港總計
1110
100%


source:http://www.pland.gov.hk/pland_tc/info_serv/statistic/landu.html

所以現在香港只開發了24%土地,還有76%咁多是未開發的,難怪CY常常說甚麼1%土地就住到幾多萬人。那76%未開發土地有幾多是郊野公園呢?規劃署這個列表沒有郊野公園一項,我就唯有又google「郊野公園面積」了,今次出現的是漁護署的網頁,香港的郊野公園總面積如下:

類別
公頃
郊野公園
43455
郊野公園內之特別地區
1152
郊野公園外之特別地區
845
郊野公園+特別地區
44300

source:http://www.afcd.gov.hk/tc_chi/country/cou_lea/cp_sa.html

google神又說1平方公里=100公頃,所以我們可以將兩個列表綜合起來:

土地
平方公里
%
所有已建設土地
268
24.1%
所有未建設土地
842
75.9%
(郊野公園)
(443)
(39.9%)
(非郊野公園)
(399)
(35.9%)
全港總計
1110
100%

所以香港有36%土地是未發展但又不屬於郊野公園的。這可是已發展土地的1.5倍。到底是不是一定要打郊野公園主意才有土地呢?我想已經很清楚了。CY和梁粉猛講口號前,是不是應該也清楚交代一下背景資料呢?Well他們當然不會這樣做啦,一看到這些數字大家就知道他們的口號是站不住腳嘛。

2017年1月25日

民望高開低收

某KOL教授撰文談鬍鬚民望會否持續得到上台後,香港過去很多例子是高開低收云云。其實全世界9成政客的民望都是高開低收。對政客來說,當然是「過左海就係神仙」,上台後的事等我上左台再講啦,邊理得咁長遠。
圖為日本歷代內閣支持度,其中鳩山內閣完美示範何謂「插水式」下跌。另外宇野內閣和羽田內閣因時間太短,都是2個月玩完,只有一點,沒有一條線。(可點擊放大)

另外,以梁振英跟曾蔭權比就太小看曾蔭權了。梁振英當選後不久就被揭發原來也有僭建,「我冇講過我冇僭建」一句一出民望立即下跌,到他上任之日民望已經跌了一截,加上劏房波吳得掂等連環醜事,之後長期在低位徘徊。


再來是上屆特首選舉的民望。梁振英的民望其實只有2月中,即唐英年爆出僭建風波期間,有超過5成,其餘時間大約是4成,不過已經足以拋離只有2成的唐英年。


上兩個表的資料來源都是港大民調,抽出哪幾次=哪幾日做的調查就沒特定準則,可以參考:
https://www.hkupop.hku.hk/chi…/features/ceelection/2012.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2%E5%B9%B4%E9%A6%99%E6%B8%AF%E7%89%B9%E5%88%A5%E8%A1%8C%E6%94%BF%E5%8D%80%E8%A1%8C%E6%94%BF%E9%95%B7%E5%AE%98%E9%81%B8%E8%88%89#.E6.B0.91.E6.84.8F.E8.AA.BF.E6.9F.A5

2017年1月21日

林鄭同唐唐一樣咁豬?

昨天林鄭落區,有網民留意到林鄭疑似唔識搭地鐵,嘟了八達通卡後不知何時行過閘口。筆者就想起5年前唐英年也試過搭地鐵,也是被傳媒拍下他在閘口前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莫非兩人都是一擔擔?唐英年是個富豪,大家多少都想到他沒甚麼機會搭地鐵,但一向扮親民的林鄭也不識搭地鐵嘛......

其他跟5年前的異同:劉鳴煒也是一早表態跟著其中一個候選人。社民連也是狙擊其中一個候選人。

昨天無綫報道:約01:07開始搭地鐵
http://news.tvb.com/local/5881e6b16db28c1920197b97

5年前的報道:約0:21搭地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kS2fW0yI

2017年1月20日

哪些國家領袖可以「翻閹」

梁振英雖然已經宣布不參選來屆特首,但被記者問到有沒有可能參選再下屆特首,他答「我不會做普京」,似乎代表他不會「翻閹」再選,但大家都應該記得他當年都講過「N屆唔選」。看回基本法第46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條文的確沒有禁止梁振英之後再選。事實上在外國,領袖「翻閹」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俄羅斯來說,憲法說總統連續做最多兩屆,但不是說一個人一生只可做兩屆。於是普京在2000-08年做了兩屆後,讓盟友梅德韋傑夫做一屆總統,自己則做總理,「過冷河」一屆之後又再做總統。由於梅德韋傑夫任內將總統任期延長至6年一屆,普京今屆任期到2018年,再連任多一屆可做到2024年。


拉丁美洲很多國家對總統做幾多屆設限,下面例子的智利和烏拉圭,憲法就說總統不可尋求連任,但同樣不是講每個人一生只可做一次,於是出現總統過冷河一屆之後又再翻閹的情況:




拉丁美洲很多國家設限源於過去有過獨裁者。墨西哥就因19世紀後半的獨裁者 Porfirio Diaz 連贏N屆總統選舉,在革命推翻他之後設下任何人一生都只可做一屆總統的最嚴格規定。


美國憲法第一版本是沒有寫明總統有任期限制,只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自我設限,做了兩屆後不再尋求連任,才有了總統只做兩屆的慣例。1884年當選總統的 Grover Cleveland 是美國史上唯一翻閹例子,在1888年尋求連任失敗後,在1892年成功再次當選。但慣例不是法例,1932年當選的小羅斯福在做滿兩屆後的1940年打破慣例再次連任,1944年又再贏,令國會在1947年通過修憲,明文規定同一人最多做兩屆總統。


至於議會制國家,即由議會選出領袖而並非選民直選的國家,多數沒有任期限制。例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05年就任至今,現正尋求在今年9月的國會選舉後再次連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是翻閹上台,他在2006-07年已經做過一次首相。安倍的副首相麻生太郎則在2008-09年做過首相,可說是「離任後繼續奉獻國家」。

而日本歷史上兩個人梅花間竹地輪流做首相的例子,出現在上世紀初,同樣有份參與明治維新的元老桂太郎和西園寺公望輪流做首相,兩人更是互相向明治天皇推薦對方為繼任人,又稱為「桂園時代」:


英國也有過翻閹和輪流做首相的例子。最近一位成功翻閹的是工黨 Harold Wilson,他在1964-70和1974-76年做過首相。邱吉爾也曾經翻閹過,在1940-1945和1951-1955年做過首相。輪流做首相的例子亦相當多。不過英國首相的翻閹或輪流做首相的例子跟之前幾個國家不同,並非出於任期限制或私相授受,而是他們的政黨輸掉選舉,但他們本人沒有辭任黨魁,於是政黨在下屆勝出時又再當回首相:


19世紀後半的英國,自由黨 W.E.Gladstone 和保守黨 Bejamin Disraeli 的競爭在當年很有名。


Bejamin Disraeli 退休後,他的後輩 Marquess of Salisbury 繼續跟 W.E.Gladstone 爭做首相。


意大利在二戰後長期由基督民主黨獨大。由於該黨內鬥激烈,總理職位變得像音樂椅,隔一陣就換人坐,但都是同一班人在爭。以下兩幅圖列出20年間,有過22屆內閣和15屆總理,分別由10個人出任,全都是基民黨黨員。



列表中出現過的 Amintore Fanfani、Aldo Moro 和 Giulio Andreotti,在之後都有再做過總理。

2017年1月18日

鬍鬚輸比林鄭最能暴露荒謬

最近民主派紛紛就特首選戰提出意見,有人說要派人參選當面拆穿選舉荒謬,有人說要投白票抗議,有人說要「造王」選個破壞力最小的建制派。昨天我看新聞見到葉劉哽咽說上頭封殺她對她不公允,就忽發奇想:

讓高民望的鬍鬚入閘後輸給低民望的林鄭,不就最能暴露特首選舉的荒謬?

有些人講,你們香港人特別是民主派,不要成日反中亂港,多點跟中央溝通,中央就會放心給你民主給你加入政府的啦。只要符合中央的「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四大條件,特首都有得你做。

那現在看看曾俊華,獲中央委任2次做了9年財政司,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都不符合「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條件喎。財政司都不夠管治能力和中央信任?最高民望都不叫港人擁護?咁點先算呀?

不然再看看曾鈺成,追隨中共 (還可能入了黨) 半個世紀,兄弟因此坐過監,是全香港最根正苗紅人士之一,做過8年立法會主席,長期是民望最高議員,都不符合「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條件喎。

葉劉亦都不用多講有幾愛國愛港啦,雖然「港人擁護」就似乎沒有。

總之,唔好再講咩唔好反中亂港,多啲同中央溝通啦,以上三個人跟左共產黨咁多年,都冇得選特首呀。有咩比依個情景更能暴露特首選舉荒謬?中央唔知點解,用咩條件考慮,欽點左個人,就係佢架啦。至少我覺得比長毛參選特首暴露到更多荒謬囉。

如果要咁玩,民主派唔洗同曾俊華傾咩政綱,就送佢入閘。到時這個人,做過9年財政司,沒加入過民主派政黨,港獨、自決、普選、取消功能組別、平反六四、建設民主中國......一句民主派的主張都沒講過,都選唔到,包你所有溫和/溝通路線的香港人都心死。

2017年1月17日

如何解讀現在台民調

今日「現在新聞台」發布了委託嶺大進行的特首選舉民調,報道主要有兩點,一是鬍鬚和林鄭的支持度差距拉闊,二是過半受訪者都認為林鄭會贏,連其他4個候選人的支持者也是這麼想。我們可以怎麼解讀這個民調呢?

首先看各候選人的支持度:
鬍鬚 31.3
林鄭 22.0
胡官 12.0
鈺成 7.7
葉劉 5.4
以上皆非/不知道/無意見 etc. 21.6

從這個表看,鬍鬚和林鄭的差距是9.3。但如果我們考慮到入閘出閘的機會,很有可能變成只有鬍鬚對林鄭,而我想很多人都會同意,胡官和鈺成的支持者應該會較為認同鬍鬚,葉劉的支持者則會較為認同林鄭,我們可以試試直接將胡官和鈺成的票加落鬍鬚,葉劉的票加落林鄭。

會變成這樣:
鬍鬚 51.0
林鄭 27.4
以上皆非/不知道/無意見 etc. 21.6

兩人差距會變成23.6,接近成倍。如果將其他意見撇除,鬍鬚和林鄭支持度乘大變成基數是100,又會怎樣呢?

會變成這樣:
鬍鬚 65.1
林鄭 34.9

經過這兩個步驟,兩人差距會由9.3變成30.2。當然,現實是不會胡官和鈺成的支持者全部認同鬍鬚,或者葉劉支持者全部認同林鄭,那就試試這樣吧,胡官和鈺成的支持者6成撐鬍鬚、2成撐林鄭、2成變為以上皆非,葉劉的亦以類似方式處理。

會變成這樣:
鬍鬚 31.3 + (12*0.6=7.2) + (7.7*0.6=4.62) + (5.4*0.2=1.08) = 44.2
林鄭 22.0 + (12*0.2=2.4) + (7.7*0.2=1.54) + (5.4*0.6=3.24) = 29.18
以上皆非/不知道/無意見 etc. 21.6 + (12*0.2=2.4) + (7.7*0.2=1.54) + (5.4*0.2=1.08) = 26.62

再變成基數為100:
鬍鬚 60.2
林鄭 39.8

鬍鬚仍然大勝林鄭。誰符合或不符合中央講的特首四大條件之一「港人擁護」,無須再解釋吧。

報道另一個重點是過半受訪者都認為林鄭會贏,連其他4個候選人的支持者也是這麼想。我就這樣想。鬍鬚、胡官、鈺成、葉劉等的支持者,是在明知他們支持的人當選機會不大的情況下仍然支持他們,可說是忠實粉絲。換個看法,他們不會因為「林鄭營」媒體如大公文匯星島CCTVB繼續吹風說中央支持林鄭和林鄭會贏,就改為支持她。

相對的,林鄭的支持者近9成都是相信她會贏,這當中有多少是忠實粉絲,又有多少是學5年前劉皇發話齋「投贏果個」呢?如果突然有跡象說林鄭不是習總屬意的候選人,這班人會怎樣反應呢?

所以,林鄭未來兩個月除非能夠切實改善形象,否則單靠建制派吹風說她會贏,民望也不會再提升幾多。而鬍鬚則需要想辦法應對外界認為他不會贏的印象,並且爭取胡官和鈺成支持者的支持。

如果兩人民望繼續維持一定差距,而最後依然是林鄭贏鬍鬚輸,可以預見林鄭會被指贏得無名無實,會在沒有民望蜜月期的情況下上任,不但上台首日,即7月1日回歸20周年習總來港那天,就幾萬人上街,往後的施政亦會跟梁一樣舉步維艱。那就看她到時如何發揮她的「好打得」囉。鬍鬚則可說是「民間特首」或至少雖敗猶榮。

補充一:現在台報道連結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07540&home=1

補充二:根據維基列出的數據,上屆梁振英都是民望贏唐英年20%左右,就足以讓中央轉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2%E5%B9%B4%E9%A6%99%E6%B8%AF%E7%89%B9%E5%88%A5%E8%A1%8C%E6%94%BF%E5%8D%80%E8%A1%8C%E6%94%BF%E9%95%B7%E5%AE%98%E9%81%B8%E8%88%89#2012.E5.B9.B4

歐盟各國選舉前瞻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E8%A7%80%E5%AF%9F%E3%80%91%E6%AD%90%E7%9B%9F%E5%90%84%E5%9C%8B%E9%81%B8%E8%88%89%E5%89%8D%E7%9E%BB-11106


筆者上星期講完美國特朗普,今次就講講歐洲吧。歐洲政壇去年最轟動的當然是英國脫歐公投,黑天鵝橫飛,眼鏡碎遍地,今年又有甚麼選舉要留意呢?就是歐盟兩巨頭德國和法國都要大選。看民調,暫時兩地支持脫歐 (脫歐元) 的政黨表現都不錯,但離勝選就仍差一截。

荷蘭也要脫歐?

講德法選舉之前,先講時序上更早發生的3月荷蘭國會選舉。荷蘭在很多人印象中大概只是個小國,但有兩個因素令外界關注該國選情。第一,極右和反歐元的自由黨正在民調中領先,有機會組成下屆政府,意味歐盟可能再有國家推動脫歐。其次,荷蘭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在歐盟28國中排第7 (沒了英國後升至第6),又是創盟6國 (德法意比荷盧) 之一,對歐盟政治有一定指標作用,自由黨勝出會為其他國家的極右和疑歐政黨造勢。

不過荷蘭是使用比例代表制,自由黨不可能取得過半議席。民調預計自由黨會從15席倍增至約33席,但全個國會有150席,自由黨一定要跟其他政黨合組政府,而其他政黨大都反對脫歐,這將拖慢自由黨推動脫歐的步伐。

法國總統選舉混戰

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會在4月底進行,第二輪在5月頭,初步估算約10人參選,最高票2人會晉身第二輪決勝負。最新民調顯示,中間偏右共和黨的前總理菲永排第一,極右國民陣線的勒龐排第二,中間派前進黨的前經濟部長馬克龍排第三,左派候選人則排三甲之後。

外界最關注的當然是揚言退出歐元的勒龐能否當選。她排第二,似乎有一定機會。不過即使勒龐成功進入第二輪,傳統左中右陣營都會合力阻止她勝出。這情況在2002年總統選舉試過,當時老勒龐 (現在的勒龐的父親) 在第二輪選舉就以18%對82%大敗給共和聯盟的希拉克。近期一些的2015年地方選舉,勒龐參選 Nord-Pas-de-Calais-Picardie 地區首長,第一輪投票取41%,共和黨貝特朗取25%,但第二輪投票其他政黨呼籲支持者含淚投票,結果貝特朗取58%逆轉勝,勒龐維持42%。

所以,即使勒龐晉身第二輪,無論對手是菲永還是馬卡龍,預計她最終都會輸掉。但這不是沒有影響。如她能取得3至4成選票,將是極右政客在總統選舉中的新高,其他政黨不可忽視她和支持者的訴求。

至於一如民調顯示是菲永當選的情況呢?他不會搞脫歐,這一點可以放心,但外界關注他跟俄羅斯總統普京友好,可能會令法國修補跟俄國關係,甚至推動歐盟結束對俄羅斯制裁。

另一個情況。如果是馬克龍當選呢?引發的震撼也會不下於勒龐當選。馬克龍支持歐盟,外交政策應該偏向穩定。但重點是他只有39歲,前進黨也是他去年才成立的新政黨,象徵著法國年輕人的反建制聲音,他當選的話不但會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也會讓法國政壇有股新氣象。

德國總理默克爾仍有機會連任

然後是9月德國國會選舉。由於移民政策惹來反彈,過去兩年總理默克爾的支持度跌了超過十個百分點,反歐元和反移民的另類選擇黨則升十個百分點。很多人聽到這裡就會覺得「默大媽」情況不太妙。可是我們要留意兩者本來的支持度是相差N倍的。現時默克爾的基民黨仍有35%支持度,另類選擇黨則是15%左右,所以默克爾依然有相當大機會可以連任。

德國國會選舉也是採用類似比例代表制的制度,所以政府都是多黨組成的聯合政府。考慮到其他政黨如社民黨等的立場,則另類選擇黨更加不可能上台,因為其他政黨都是支持歐盟和歐元,表明不會跟另類選擇黨合作。

所以,就算德法兩國的脫歐派貌似來勢洶洶,他們勝選的機會卻不高,兩國可能大步檻過。如果真是這樣,歐盟的聲勢可望擺脫去年英國脫歐後的低迷。當然,閣下可以說民調未必準,去年英國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都是這樣,連法國共和黨最近做完的初選,都是沒甚麼評論估到菲永會勝出。個人認為勒龐在法國勝出是有些微機會的,如果她的支持度能夠在短期內升個10%,但德國另類選擇黨即使升10%都不可能上台,因為德國的選制接近比例代表制。

還有意大利

除了以上三場已經要確定舉行的選舉,還有一場是可能會舉行的,就是意大利。受到去年底公投影響,現在意大利政界普遍預期國會選舉將從明年提早至今年舉行,各政黨已經開始部署競選。大選的話,會是執政民主黨跟主張舉行脫歐公投的五星運動之爭,暫時兩者支持度不相上下,五星運動有一定機會上台。如果成真,意大利這個歐盟第三大國 (撇除英國後) 也面臨脫歐了。變數是意大利現下正在商議新選舉制度,預計新制度會對五星運動較為不利。

其他要留意的歐洲政情發展嘛,首先當然是英國脫歐到底搞成怎樣。現在文翠珊仍然未能確實地交代到底會如何跟歐盟談判,脫歐正面對司法覆核 (高院已判了政府輸,終院審理上訴中),還有蘇格蘭政府稱不惜再搞脫英獨立公投......總之英國脫歐這鬧劇會怎麼收科,仍然沒有人知道,大概文翠珊自己都不知道。其次就是特朗普說要跟俄羅斯改善關係,會怎樣影響夾在兩者之間的歐盟。如果歐盟因此解除制裁,對經濟會有一定刺激作用。減少外交爭拗,也能讓歐盟更集中精神搞掂自己內部問題。

2017年1月15日

福田赳夫:上天的聲音好難捉摸

[偽X場新聞] 自民黨總裁選舉,尋求連任的福田赳夫首相在投票中意外敗給前外相大平正芳。福田在表示「上天的聲音有時很奇怪」(天の声にも変な声もたまにはある) 之後,承認落敗。

福田原本在2年前,以「兩年之後換人」為條件,取得大平支持,自動當選該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通稱「大福密約」。不過福田今年突然反口表示「世界需要福田」(世界が福田を求めている),參選2年舉行一次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令他與大平關係破裂,最終更敗給大平。

有「政壇高人」向本報分析,福田「唔選又選」招致黨友反感,是他的敗因。儘管表面上很多「猛人」支持福田,他在提名階段也沒問題,但投票階段是採用暗票,有些人可能陽奉陰違,令他錯判形勢。他跟前首相田中角榮的派系關係惡劣也有影響。

該高人又說「仲有咩叫世界需要福田?世界識開口講野架咩?佢點知世界需要佢?」

(注:兩句日文均為真實對白)

2017年1月13日

前太政大臣道鏡:上天要我參選天皇


[假x場新聞] 被指捏造宇佐神宮神諭、意圖謀朝篡位的前太政大臣‧道鏡禪師在流放地下野藥師寺接受傳媒訪問。他強調自己接收到的神諭是真確無誤,「上天要我參選天皇」。

道鏡禪師早年因治療稱德天皇疾病,以及協助平定惠美押勝之亂有功,在天平神護元年從一介僧人空降朝廷第二把交椅的太政大臣,地位僅次於天皇。道鏡其後聲稱取得宇佐神宮神諭,宣布參選下屆天皇。稱德天皇終身未婚,沒有孩子,其他天皇候選人包括井上内親王和白壁王 (今上天皇) 等。但道鏡手上的神諭被指是捏造,最終遭到流放。

「你有冇聽過神諭?我聽過,我真係聽過!」道鏡受訪時激動地堅持說。他反過來質疑指控神諭造假的和氣清麻呂根本沒有資格解讀神諭,「我跟過大師架!好似元興寺住持義淵大師,仲有東大寺住持良弁大師。和氣清麻呂有學過佛學咩?有學過神道咩?佢識咩野,憑咩話我解讀神諭錯左?」

道鏡認為自己因為不是皇族出身,是天皇選舉的「黑馬」而遭到針對,「我一參選,佢地就諗盡辦法攻擊我,連神諭事件都比佢地搞到政治化。神諭係上天比我地既大禮,仲要係宇佐神宮間咁有威信的地方發出,明明就係好事,比佢地搞禍晒,宇佐神宮方面都好尷尬。我只係做野滴水不漏,等適當時候先公布,咁都比人鬧。」

道鏡強調自己擔任太政大臣5年以來,積極進取,務實有為,政績有目共睹,特別是協助平定惠美押勝之亂一役,充分顯示他是能文能武,有智有謀的「好打得」,絕對夠資格參選天皇。他又說自己是出家人,無欲無求,一心為人民好,做事比較強硬只因「人到無求膽自大」,「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道鏡繼續批評最終當選天皇的白壁王 (今上天皇) 缺乏政績,又沒有提出過政策和願景,「佢做左咁多年皇族,有過咩政績?我真係冇聽過。我覺得佢咁多年黎都係 hea 做。」

至於人稱「鏡粉」的中臣習宜阿曾麻呂等人,因「歸錯邊」而遭貶官至薩摩、大隅、種子島等地,道鏡只嘆一句「世事無常」,不多作評論。

2017年1月10日

「鬍鬚曾做亞投行得啖笑」之說「得啖笑」

有傳聞說中央以亞投行副行長之職,利誘通稱「鬍鬚曾」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換取他不參選特首。某些親中 (聯辦) 的報章就有文章以「得啖笑」為題,說這個講法不可能成立,我看完這些文章的理據,反應同樣是「得啖笑」:

1. 沒有傳出有人勸退胡官和葉劉

不用勸退胡官同葉劉,因為覺得他們連閘都入不到,影響不到選情嘛!我隨便 google 都找到同一份報紙的文章當日講退選立法會的周永勤「......支持率不到百分之一......為什麼來自北京的人要恐嚇一個根本沒有取勝機會的人?來自北京的人是否很低的智商?」

2. 國際組織的任命不可能有國家隻手遮天

依句真係笑死我。有189個國家參與的世界銀行 World Bank,由1946年創立至今13位行長全部是美國人。同樣有189個成員的國基會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由1946年創立至今11位行長全部是西歐人,更仔細分是有超過40年時間行長是法國人。而亞投行想取代的,有67個成員國的亞開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由1966年創立至今9位行長都是日本人。

3. 香港未加入亞投行,「鬍鬚」用甚麼身份做亞投行高層

看來這寫手是港獨份子,竟然忘了香港人也是中國人,特區護照是中國國籍。通稱「雞珍」的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不就是以中國香港人身份當上世衛總幹事?否則按寫手的邏輯,香港幾時獨立和加入了聯合國?

4. 香港人自視過高,小小香港的官員憑甚麼當上國際組織頭頭

又,一出「雞珍」的例子就KO這個講法了。「雞珍」還只是前署長,按香港政府架構比當司長的「鬍鬚」低幾級好嗎?

可見「鬍鬚曾做亞投行得啖笑」之說本身就是「得啖笑」。在我來講,要否定「利誘說」還不如用這個理由:中央要「鬍鬚」退選何必出動利誘?只要講句「洗唔洗我請你坐返轉洗頭艇」,你慌「鬍鬚」還不會嚇到縮?

尾崎行雄:唔理紅燈綠燈,選民至係明燈


[假x場新聞] 第21回眾議院總選結果出爐。由於所有原有政黨在2年前被併入由首相領導的「大政翼贊會」,今次選舉只有大政翼贊會推薦和非推薦兩類人士參選。結果全部466席中,381席由獲推薦人士當選,其餘85席則由非推薦人士當選,較外界預期多。不獲「祝福」而成功當選的尾崎行雄接受訪問時指,事實證明東條英機政府不能隻手遮天,「唔理紅燈綠燈,選民至係明燈」。

尾崎指,今次選舉很多非推薦人士在出外拉票時都受到政府和右翼社團阻撓,部分人更是形同被軟禁,最終仍有85人成功「衝燈」當選,加起來的總票數更達到3成,足以證明民眾眼睛是雪亮的,大家明確地向軍國主義和戰爭說不。他又說,自己從52年前的第1回眾議院選舉選到現在,都沒有聽過參選是需要政府「祝福」和「開綠燈」,世道真是越來越荒唐,還好政府尚未無恥到推出傳聞中的「確認書」。

尾崎恭賀其他成功「衝燈」的非推薦人士,包括齋藤隆夫、芦田均、犬養健、鳩山一郎等,儘管政治理念不盡相同,但在抗衡軍國主義上大家是同坐一條船的。他尤其高興兩年前因被指「辱軍」(侮辱軍人) 而遭褫奪議員資格的齋藤成功重返議會。對於田川大吉郎、林譲治、大野伴睦等盟友落選,則表示遺憾,希望大家不要氣餒,要堅持下去,戰爭到底。

至於司法大臣岩村通世日前表示,會研究尾崎在競選時講的「富不過三代」(売家と唐様で書く三代目) 言論是否「辱皇」(侮辱天皇),尾崎重申自己當時的意思,現今政治環境較明治、大正兩朝惡劣,是事實,但這絕無侮辱今上陛下的意思,矛頭是指向東條政府。尾崎又回憶明治31年的「共和演說事件」,當時自己的言論也被指「辱皇」,但在進宮向先帝陛下道歉後已經了事,沒有被控不敬罪。

尾崎批評東條政府小小事就出律師信和提告,四處恐嚇反對派會褫奪議員資格,種種軍國主義惡行將國家搞到「烏煙瘴氣、禮崩樂壞」。他呼籲岩村作為專業律師和前法官,應該維護法治,而非助東條英機為虐。

2017年1月6日

特朗普可能怎樣改變中美俄關係

文章已在《am730》刊登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am%E8%A7%80%E5%AF%9F%E3%80%91%E7%89%B9%E6%9C%97%E6%99%AE%E5%8F%AF%E8%83%BD%E6%80%8E%E6%A8%A3%E6%94%B9%E8%AE%8A%E4%B8%AD%E7%BE%8E%E4%BF%84%E9%97%9C%E4%BF%82-8716


過去一年國際上發生多宗驚人的大事,首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雖然英國脫歐也很驚人,但何時正式脫歐仍未有確實時間,政府還正面對司法覆核,外界估輸掉的機會較大,所以今次先講確定會在本月20日就任的特朗普,他的上台可能怎樣影響中美俄關係。

很多中國人愛將「國仇家恨」放在嘴邊,視美國為死敵,俄羅斯為盟友,但現實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敵人或永遠盟友,隨時可因大圍形勢、利益關係、領袖一念之間改變。例如日本二戰剛剛跟美國和國民黨打完一大餐,轉個頭就成為盟友,菲律賓一直是美國在東南亞最堅定支持者,杜特爾特上台話變就變。我們不要小看特朗普上台後打亂現時外交關係的可能。

中美俄關係向來都是錯綜複雜、互相牽連的三角關係。上世紀初,俄羅斯是蠶食中國領土的帝國主義壞蛋,美國則是相對友好的國家,二戰更幫助對抗日本。中共上台後,中俄成為同一陣營,中美為台灣敵對,但其後中俄鬧翻和發生珍寶島衝突,中美又為現實需要走近。到天安門事件,美國制裁中國,加上蘇聯瓦解後中美沒了共同敵人,中美關係轉差,中俄關係轉好。特朗普當選以來屢向普京示好,又連番炮轟中國,甚至稱不一定要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勢將改變三角關係。美俄走近而疏遠中國,並非不可能。

特朗普的為人好像很亂來,但他絕對不蠢,不然他怎會立即推翻那些明知做不到的承諾,又拉攏到不少猛人加入團隊。據悉他在當選後已極速招攬智囊和惡補外交知識,所以他改變美國外交不會是盲中中亂改。聯俄制中,不管能否實現,至少本身是個有意思的構想:與其同時跟中俄敵對,逼他們走在一起,不如分化之,何況中國正在崛起,俄羅斯則已過了巔峰,要打壓當然也是打中國。暫時來看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至少有三個重點:一以美國利益行先,二不會亂搞顏色革命,三要求盟友付出更多。這會怎麼影響對俄和對中呢?

現下美俄分歧主要有三樣:東歐、中東、經濟制裁。特朗普表明不搞顏色革命和不讓北約擴張 (因歐洲各國不肯付出) 的話,可令普京相對安心,較易在東歐問題上達成共識,經濟制裁亦可解除。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夥伴都在歐洲,即使制裁已經生效,跟德國的貿易額依然跟中國的差不多,整個歐盟合計更是中國的幾倍,所以制裁令俄羅斯經濟衰退,普京其實急欲解脫。歐盟對俄制裁也是七傷拳,內部對是否繼續有不同意見,如果今年舉行選舉的歐盟國家由親俄者勝出,例如法國總統由共和黨菲永或國民陣線勒龐勝出,將有助解決美歐俄分歧。

中東方面,敘利亞局勢料將出現轉機。敘利亞是一場「代理人戰爭」,政府和反對派背後各有外國勢力支持,俄羅斯和伊朗支持政府,美歐、土耳其和沙特支持反對派,才會打極都未完,而土耳其近日已改變立場。自從去年發生流產政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疑神疑鬼,懷疑政變是美國操控,令他突然親近俄羅斯,即使發生俄羅斯大使遇刺事件,亦無礙俄土促成局部停火協議。事實是各幕後國家在敘利亞大灑金錢都無功而返,加上沙特和伊朗在也門有另一條戰線,各方都希望走出敘利亞泥沼。特朗普上台後不搞顏色革命,料會令美歐和土耳其放棄推翻敘利亞政府,更快結束戰事。

對中方面,特朗普幾個重點都不利中美關係。經濟方面,特朗普任命多個主張對中國強硬的人加入團隊。特朗普要求盟友付出更多,正中日本下懷,讓他們有藉口增加軍費。至於不搞顏色革命亦未必有作用,因中共都知美國在中國實際搞的不多,反對美國搞顏色革命只是轉移視線用的口號。台灣則不受此限,因在特朗普眼中台灣是個獨立實體,支持台灣不是搞顏色革命。當然,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損害美國利益。就此,我們要留意特朗普曾暗示台灣只是對中國的考量和籌碼之一,他不會無限支持台灣,也不一定要制裁中國,一切要看中國有何反應,會否讓中美貿易變得對美國更有利。

需要指出的是,中方經常指責美國打壓中國,但在美國國內,越來越多意見是美國過去在經貿上太遷就中國,令中國富起來和坐大,漸成反客為主之勢。還有就是太過依賴中國應對北韓,結果只是浪費時間,北韓已成功製造核武。所以要求對中國更強硬的聲音越來越多。中國之前狠批奧巴馬的重返亞洲策略,很多人在二元思想下以為特朗普就會對中國比較好,原來特朗普只是嘴上不講重返亞洲,實際上可能更難應付。

另一個角度是看中俄關係本身。上面提過,中俄之間的貿易不多,比跟歐美的差一大截,民間交流也少。在國際政治上,俄羅斯較關注中東和中歐,中國則較關注東亞。所以兩國的利益交集之處其實不多,主要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雙方亦相互有一定戒心,例如俄羅斯國內對一帶一路也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俄羅斯可以從中得到經濟好處,二則是中亞向來是俄羅斯後花園,中國可能搶走俄羅斯勢力範圍。所以中俄關係並非牢不可破,正如上面舉例,中俄也有過敵對的往史。

以上就是特朗普上台後,跟俄羅斯關係改善,同時跟中國轉差的一些可能情況。但美俄聯手疏遠中國,不會這麼快成真。美俄之間的各種分歧不是一時三刻解決到,美國政界主流亦仍以反俄居多,像奧巴馬說查俄羅斯黑客,很多共和黨議員都贊成。而即使美俄破冰,也不代表俄羅斯就會跟中國敵對,游走中美之間食兩家茶飯,也是個選項。甚至乎中國見形勢不妙跟特朗普達成某些妥協,都有可能。總之中美俄關係是變定的了,但變幾多就仍待觀察。

2017年1月5日

[假x場新聞] 南雲忠一:攻擊真珠灣滴水不漏

[綜合報導] 針對早前聯合艦隊攻擊米國真珠灣,被外界指責是「偷襲」,執行任務的第一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首次開腔回應。南雲認為外界評論並不公平,強調行動的籌劃過程是完全按照既有做法進行,沒有違反任何法定程序,絕非「偷襲」,應該講成是保密功夫做得好,「滴水不漏」,

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亦發表聲明,指計劃符合「建構大東亞共榮圈」規劃大綱,事前亦諮詢了包括東條英機總理大臣在內的政府最高層,已經完全符合相關諮詢要求,無須額外的諮詢。至於外界質疑為何指名南雲忠一中將而非井上成美中將或其他人員執行,聲明指今次行動完全使用已有資源進行,沒有外界撥款,所以由司令部指派人員是合情合理的。

外務大臣東鄉茂德接受查詢時,不同意有評論認為事前應該諮詢米國,反問如果要天皇陛下問米國大統領「不如送你一份聖誕大禮」,而大統領說不要,會否令天皇陛下尷尬,形容這樣建議的人「簡直是KY」。

反對派議員尾崎行雄就斥責,繼滿州事變、上海事變、支那事變之後,民意代表再次被軍方蒙在鼓裏,是又一次「日本憲政最黑暗一日」,會考慮向大審院提出司法審査。因「議會反軍演説風波」被褫奪議員資格的齋藤隆夫,亦批評軍部發動戰爭後,每次都以「洗濕個頭」為由不斷強逼通過追加撥款,將帝國議會和國民當成提款機,厚顏無恥。

建制派議員菊池武夫男爵則不同意,指今次做法已經完全符合法定要求,加上牽涉很多機密,無謂做額外諮詢。菊池又認為,聯合艦隊花了大筆公帑建造,好應多加利用,「難道要讓他們在橫須賀和吳曬太陽」。菊池又呼籲反對派少些「拉布」阻礙政府和軍部,應該「向前看」和「發放正能量」,為實現「大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東亞夢」繼續努力,否則會令人懷疑反對派「是否收左米國佬錢」。

其他新聞

(社會) 滿州創科工業園啟用 岸信介:便利移民安排助日滿融合

(娛樂) 藤山一郎「夢幻一場」慰問演唱咪咀夾走音 東海林太郎陰笑贈慶

(副刊) 「蘇州夜曲」熱爆 旅行社推88888豪華團跟李香蘭遊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