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成年人不作為 大學生作犧牲

西德紀念郵票

東德紀念郵票

剛剛寫起兩個歷史人物。1943年2月22日,納粹德國政府用斷頭台處死了2名大學生。他們叫 Sophie Scholl 和 Hans Scholl,是一對兄妹,是慕尼黑大學學生。他們4日前因為在校內派發自製的反戰和反納粹傳單而被補,之後隨即被特殊法庭判叛國罪成,處以死刑。他們在庭上對自己做的事直認不諱,慷慨就義:

"Somebody, after all, had to make a start. What we wrote and said is also believed by many others. They just don't dare express themselves as we did."

"Such a fine, sunny day, and I have to go, but what does my death matter, if through us,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awakened and stirred to action?"

當千千萬萬的成年人都在對邪惡政權視若無睹、敢怒不敢言,甚或指鹿為馬、助紂為虐,這兩個年輕人卻做到了人人都不敢做的事。年紀,跟一個人是否明辨是非、是否胸懷公義、是否敢於犧牲自我,沒有關係。

兩位年輕人的事跡在戰後廣為流傳,成為德國人的精神榜樣。他們在 2003年一次調查中獲選為德國史上第4偉大人物,前三名是阿登納 (西德總理)、馬丁路德、馬克思,排在兩人後面的有巴哈、歌德、愛因斯坦等。

相關維基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7%8E%AB%E7%91%B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